一處行窩幾十年,蓬頭長日走如顛。
海棠亭下重陽子,蓮葉舟中太乙仙。
無物可離虛殼外,有人能悟未生前。
出門一笑無拘礙,云在西湖月在天。
這是全真七子的出場詩,詩中似是蘊含高明的真氣運行之法,又好似寫出了修道之人的某種感悟,對敵之前以此詩定場,端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七人一人一句,吟起來格外有逼格。
真是淫得一手好濕啊!
可當全真七子吟誦完畢,黃少宏回過神來,卻驚訝發現自己已經身在陣中。
他忽然產生一個念頭,全真七子在列陣對敵之時吟誦出來,會不會就是為了引敵人傾聽,然后趁機包圍對方呢!
雖然這個想法未免有些荒誕,但他越想越有可能!
能被全真七子用‘天罡北斗陣’對付的敵人,定然都是武學上的大高手,這些大高手聽到這蘊含修煉方法亦或感悟的詩句時,便會如同自己這樣,不知不覺為詩句所吸引,傾聽入神。
當然這種入神是在自身沒有危機感的前提下,若是全真七子在此時機想要偷襲,那定然不成,不過讓其輕松完成走位,列成陣勢,圍敵入陣,卻是足夠了。
如此高明的手段肯定不會是全真七子自己的手筆,在黃少宏想來,定然是‘重陽真人’,王重陽為七個弟子留下來的手段。
說起來黃少宏雖然敬佩重陽真人抵抗金兵的事跡,但他一直認為‘神雕世界’的王真人,在個人心性方面,或許并不是表現的那么光明磊落。
對古墓派祖師婆婆林朝英的事情就不提了,感情的事情,外人也說不清楚,就說他華山論劍,擊敗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絕,得到《九陰真經》這件事。
王真人將《九陰真經》收入囊中之后,言道不是為了學得上面的神功,而是為了平息紛爭。
他的意思是說,經書在他這個武功天下第一人的手中,自然不會有人去搶,所以便不會因這天下第一等的神功絕學,而掀起血雨腥風。
這個說法看上去悲天憫人,但黃少宏當年看‘射雕’原著的時候,就嗤之以鼻,要平息紛爭,何不讓四絕一人抄上一本,紛爭自然平息。
你若要永久斷絕九陰之禍,那更簡單,找個書局將《九陰真經》出版,那些想要爭奪九陰的江湖人物,花點小錢就能買上一本,誰還打生打死啊?
這樣一來既平息了紛爭,還能推廣武學,讓百姓都能得到習武的機會,既能強身健體,還能保家衛國,簡直功德無量。
可王真人愣是把《九陰真經》捂到死,臨死的時候,還交代其師弟周伯通將經書上下冊分開藏匿,且萬萬不要修煉經書上的武功,他這是到死都不想將這門武功傳出去啊。
其實王真人這種事情不止《九陰真經》一樁,還有他仗之力壓其他四絕的《先天功》,他也是到死都沒傳授給七個徒弟。
有人說你這么說就有失偏頗了,全真七子那是資質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