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宏’也猜到‘張繼先’的想法,笑著將其扶了起來:
“不必拘禮,你為當世天師,人間道門至尊,要是真按禮節來,我這個前輩還要拜你一拜呢!”
他這一說,‘張繼先’連道不敢,只是他臉上卻露出些許慚愧之色,解釋道:
“祖師融冰,繼先愧對先祖,雖然嗣教天師府,卻沒有統領道門,如今主領三山符箓,掌天下道門的,是茅山派宗師‘笪凈之’!”
‘黃少宏’眉頭一挑:“劉混康的徒弟?”
‘笪凈之’這人‘黃少宏’與之在‘白蛇世界’中有過交手,實力尚可,但說要統領天下道門,哼哼.....,把‘龍虎山’,往哪里放。
‘張繼先’臉上慚愧之色更重,點頭道:“正是!”
一旁‘趙佶’臉上露出尷尬之色,連忙道:“兩位先生,這中間有誤會啊......”
‘張繼先’轉頭看向‘趙佶’就好像剛看到他一般,嘴角一勾,稽首道:
“原來官家也在啊,恕憑道眼拙,這時候才發現官家在此!”
‘趙佶’眼角直抽抽,心說我這么大一活人杵在這,你當過堂風看呢。
他自然不能挑‘張繼先’的毛病,只是對‘黃少宏’說道:
“先生,這期間有誤會啊,那劉混康為神宗皇帝所喜,賜掌三山符箓,統領天下道門,與朕無關啊,朕總不能違背神宗的意思吧!”
‘趙佶’說著還罵道:“沒想到這劉混康這等奸詐,竟然還玩假死的把戲,如今又出來搞事......”
他直接洋洋灑灑,控訴了一番,讓‘黃少宏’也明白了其中緣由。
原來‘劉混康’以道術博得了幾代北宋帝王的寵信,又是冊封,又是賞賜,又是修葺宮觀,到徽宗這一代,將茅山元符宮都給修好了。
‘徽宗’喜道家,經常召天下名道前來汴梁,與他論道。
可天下高道的修為,那個不是時間堆出來的,有幾個能整天伺候他。
便是‘張繼先’來了汴梁三次,就不再來了,還告誡‘徽宗’要修心養德,否則天下大亂,因此惡了‘趙佶’便不再找他。
至于‘劉混康’前些年受到傳召的時候,干脆對外宣揚說他茅山養的鶴都飛走了,然后來汴梁的路上,又有‘鹿’撞其車而死。
然后‘劉混康’就對身邊人說什么‘鶴去鹿斃,吾無還期’!
到汴梁之后就一病不起,繼而仙去,這道門至尊的名份也就落在‘劉混康’弟子‘笪凈之’的身上。
結果今日‘劉混康’又忽然現身,顯然之前種種都是假象,這‘茅山宗師’就是假死脫身,人家不愿意配皇帝完了。
‘趙佶’和‘張繼先’解釋,說茅山和龍虎山,他當然是站在后者這邊的,畢竟是道門祖庭,道家正統。
所以他也打算將三山符箓重新還給‘龍虎山’!
只是前些年顧忌人言可畏,‘劉混康’剛仙去不久,他就剝奪茅山掌‘三山符箓’的權利有些不好,所以才拖到如今。
徽宗與‘張繼先’說完,忽然見到‘黃少宏’一臉不信的表情,頓時急了。
指天發誓的說,自己所言要是有半點虛假之處,就讓自己全家老小都落入異族之手,男的不得好死,女的慘招蹂躪。
‘黃少宏’越聽越是震驚,瞪大了眼睛上上下下打量‘趙佶’,他可是知道正史上,這位皇帝全家都幾乎落入敵手,男的不得好死,女的慘遭蹂躪,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