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之事,就始于商朝,《史記·殷本紀》中就有記載‘湯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會以晝。’就是說商湯定下的規矩,要在白天舉行朝會。
這殷商的朝會,乃是一月三朝,商乃十日制,十日為一旬,一月為三旬,一旬一朝,就是后世所謂的十日一朝。
‘黃少宏’初為‘紂王’,正想聽聽這大商的概況,便起身隨著內侍再次到了龍德殿上,結果卻大失所望。
原來這商朝是分封制,各地都有分封的諸侯,諸侯封地為諸侯國,除非有諸侯造反,朝廷才會派兵清剿,否則無論大小事宜,都有各地諸侯自行理政。
‘黃少宏’這個人王,反而是最輕松的一個。
不過滿朝文武不給他找事,他卻不能這么算了,當即輕咳一聲,便拿出早有腹稿的說辭道:
“昨夜,朕又做了一個夢......”
一眾文武大臣都心里吐槽,前天就做了個夢,結果去媧皇宮祭拜的時候,寫下了褻瀆圣人的詩句,這種事情在一夜之間,就傳遍了整個朝歌。
如今民間已有傳‘紂王’昏聵之名。
結果今天上朝,大王又做夢了,不知道這一次要起什么幺蛾子。
文武大臣各種心思之下,竟然沒人附和,可有兩個人,卻不能讓‘紂王’冷了場,這兩人便是‘聞太師’率大軍去北海平亂,遠離朝堂之后,新崛起的兩個弄臣,‘費仲’和‘尤渾’。
‘費仲’笑呵呵的出班說道:
“陛下昨日曾說,人王一念一夢,皆有感上天,臣深以為然,既然陛下再次做夢,想來定然是上天啟示,不如陛下講出來,讓滿朝百官一同參詳參詳,許能猜到其中真意!”
‘尤渾’也贊道:
“費大人所言有理,當朝能人無數,朝堂之上博學者眾多,不乏善于解夢之人,還請陛下說出詳細,也好讓諸位大人一同參詳!”
‘黃少宏’通過昨日那內侍的介紹,自然知道‘費、尤’二人的身份,心說怪不得歷朝都有奸臣出,這奸臣真會來事兒啊,哪個‘皇帝’不喜歡這樣的下屬呢。
當即朝兩人點頭微笑:
“二位愛卿說的不錯,不過這夢中之事,甚是真切,倒也不用人特意解夢,今天提出來,也是想問問諸位愛卿,當行不當行!”
他這么一說,有人來了興趣,有人卻蹙起眉頭,要知道人王一舉一動,都是天下表率,這大王三番兩次,提起夢中之事,而且看樣子還有按夢中所示而行的意思,恐非天下之福啊。
‘黃少宏’卻是不管那許多,只是說道:
“朕昨夜夢到上天示警,說天地大劫將至,這大商的江山要有一場劫難,必須尋找有緣之人,方能幫助朕和大商,才有可能渡過這次劫難,另外那仙人也說明了化解劫難的方法......”
他這么一說,滿朝文武盡皆變色,‘商容’、‘比干’兩位老臣,都出班奏道:
“敢問陛下夢中所見,究竟是何災難,有緣之人又去哪里尋找?”
他們倒不是信了‘紂王’所說,只是想尋問明白,好思慮如何對奏。
‘黃少宏’裝做若有其事的樣子,正色道:
“朕在夢中,夢見鳳鳴岐山,之后有仙人現身明示,此乃西岐當興,取朝歌而代之的征兆!”
此話一出,滿朝嘩然,‘鳳鳴岐山’也就罷了,后面還來了一個‘西岐當興,取朝歌而代之’,這無異于說西伯侯‘姬昌’要造反啊。
‘商容’、‘比干’等老臣,皆俯身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