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請出戰,愿率麾下三萬精銳迎戰敵軍,解朝歌之圍!”
‘黃少宏’好笑道:
“武成王,這可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敵軍有數十萬之巨,你率三萬精銳出城,難道是出城送菜去的么!”
眾人雖然沒聽過‘送菜’這種比喻,但‘紂王’之言卻不難理解。
‘黃飛虎’連忙解釋道:
“臣非意氣用事,在臣看來,敵軍雖眾,卻應非一路之兵,必然是諸侯聯軍,如此必然難以統一調度,指揮起來不能如臂使指!”
他這么一說,即便不懂兵事之人,也不由得連連點頭。
‘黃飛虎’又接著道:
“更何況敵人選擇圍城,事畢還要分散兵力,若我率一支精銳正面突襲,便如一把尖刀直插敵人腑心,許能一戰建功,誅殺敵首蘇護與姬昌老兒!”
‘黃少宏’聞言眼睛一亮,這‘黃飛虎’可以啊,不愧是大商武將之首的‘武成王’。
憑這份統兵的謀略,和敢于身先士卒,主動請戰充當尖刀的勇氣,其用兵之道,便不弱于自己麾下那熟讀武穆遺書的郭大俠了。
‘聞太師’等知兵事之人,聽了‘武成王’的分析也是眼前一亮。
不過‘黃少宏’雖然覺得‘武成王’用兵過人,可還是不準備同意的對方的提議。
因為這要是凡人間的戰爭,沒有外力參與,或許可以兵行險招放手一搏。
可是這其中明顯有修士參與其中,而以種種跡象來看,這參與其中的還是一個不太懂規矩的二愣子大傻叉修士。
若是那修士不在乎對凡人動手,憑對方施展這些手段看來,即便‘武成王’武道通天,怕還沒沖到‘蘇護’、‘姬昌’面前就被人家用術法手段給KO了吧。
是以‘黃少宏’搖頭道:
“此乃兵行險招,不到萬不得已,朕豈能至置武成王安危于不顧么!”
滿朝文武還有一眾諸侯,聞言都是眼前一亮,他們都聽出‘黃少宏’言下之意,此時還不是萬不得已的時候,就是說陛下心中自有謀略。
‘聞太師’適時笑道:
“諸公且安心,陛下早就知道‘蘇護’、‘姬昌’心有反意,這二人前來朝歌,陛下豈能不做防備!”
‘黃少宏’擺手道:“走,那兩個亂臣賊子不是要見朕么,眾卿家就隨朕登上城門,倒要看一看這兩個賊子有何話說!”
若是后世帝王要親臨城頭,對壘敵軍,文武大臣必定要百般阻撓,可‘紂王’少年時便以勇武聞名天下,更是多次領兵作戰,是以百官對此都習以為常。
這一次‘黃少宏’也不乘輦,而是讓人取來盔甲,穿戴整齊之后,騎著‘紂王’的逍遙戰馬,在群臣的簇擁下,直奔城門處。
等上到城頭,便見千步之外旌旗招展,西伯侯與冀州候皆在對面軍中。
‘黃少宏’朝‘黃飛虎’吩咐道:
“哪位卿家先去呵斥對方一方,占了大義,然后再問問那兩個逆臣有何話要對朕說!”
這等事對于文臣來說那都是手到擒來,可還沒想那些文臣還沒上前,‘黃飛虎’之弟‘黃飛彪’就上前兩步:“我來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