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媧皇宮’中,‘女媧’表情復雜,她全程觀看了‘紂王’誓師,也認為對方言辭乃是狂妄小兒之言,本應不屑、本應嘲弄,可是心底深處,竟然有那么一絲,異樣的欣賞。
這讓‘女媧圣人’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但她知道,必定和那段被封印的記憶有關。
商紂十年春,‘紂王’于朝歌誓師,發兵百萬,御駕親征,討伐不臣。
前文有提,時下天下還是洪荒大地,從朝歌前往西岐,相隔千山萬水,當初‘姬昌父子’奉命入朝歌,也行了一年有余。
‘黃少宏’的百萬大軍,卻不用如此。
當初諸侯聯軍,被‘申公豹’用搬山之法弄來朝歌,雖然最后‘申公豹’因此遭劫,但不得不說那一戰,諸侯聯軍的確是達到了兵貴神速,若非‘黃少宏’早有準備,那一戰,朝歌就要吃個大虧。
所以這一次‘黃少宏’在出發之前,為每個士兵都制作了可以自動催發的甲馬,讓這百萬大軍可以日行一千,夜行八百。
當然這有些夸張,畢竟百萬大軍,統一調度便頗耗時間,所以并沒有日行一千那么夸張,但每天行軍六百里還是有的。
若非如此,百萬大軍真要是行軍一年有余,人吃馬嚼的,還沒等趕到西岐,這討逆大軍就定然會被拖垮了。
便是這大商天下,連年豐收,也經不住這么造害。
至于用法術趕路,而帶來的反噬,‘黃少宏’才不在乎,他有人族氣運守護,又有功德金輪,他怕個什么。
不一日,大軍已經出了商湯管治的地域,進入了叛逆西岐一方統治的地域。
這些年,西岐仗著地處偏遠,在朝廷整套四方的時候,大量招攬那些戰敗的叛軍,不斷的擴大地盤,蠶食大商的疆域,已經將原本西岐統治的面積,擴大了十倍有余。
可讓人奇怪的是,討逆大軍進入這西岐統治的地區之后,一路高歌猛進,竟然沒有遭遇過一次西岐軍隊的抵抗。
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這等反常情況,已經引起了武成王‘黃飛虎’和‘聞太師’這樣久經沙場名將的注意,不止一次與‘黃少宏’商議,要放慢行軍速度,小心中了西岐方面的詭計。
對于統兵,‘黃少宏’雖然和‘李牧’他們學了不少,但比‘聞太師’、‘黃飛虎’這樣的沙場名將來說,自然是個外行,所以從善如流,同意了兩人的建議。
不過在他看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什么好怕的,不管有什么情況,干就完了!
這日行到一處山峰腳下,但見巍巍峻嶺,崒嵂峰巒,溪深澗陡,石橋天生。
云迷霧障,山巔直透九重霄,瀑布奔流,潺湲一瀉千百里。
真個是鴉雀難飛,人行避跡的所在。
好在這山間開鑿出一條官路,可供大軍通行,否則這等山勢,想要繞過去,恐怕需要十天半月的時間。
看到這座山峰,所有帶兵的將領都一臉凝重,因為這里山高林密,地形復雜,便是西岐方面若是再此埋伏,便是百萬伏兵也能輕松的隱藏起來。
‘聞太師’和‘黃飛虎’都提醒‘黃少宏’不得冒進,后者端坐馬上,問道:“此乃何地?”
立刻有軍中向導,前來稟報:“回陛下,此地乃是黃花山,前面便是絕龍嶺。”
‘黃少宏’好奇問道:“如此險地,也有官道,可是我大商所修?”
那向導回道:“此官道乃是禹王治水時,一條惡水的水道,禹王截斷水脈之后,便在這水道的基礎上,修建的這條官道,順著官道往前走,就能看見山峰上,上古禹王親自書就的絕龍嶺三個大字了。”
‘黃少宏’點了點頭,這次出來雖然日行六百里,但他騎在馬上,半點也不覺辛苦,反而沒到一處都有向導給他講古時候的典故,著實長了不少知識。
正要感慨一番,抄兩首后世的詩詞,抒發一下情感,收割一波佩服的眼神,可是一眼看去,就見‘聞太師’面沉似水,手握在兵器上,手背青筋暴起,顯然用了很大力氣。
‘黃少宏’喚了一聲:“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