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貢院,張榜的南墻外果然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全是過來看榜的人群,權貴們的馬車則大部分低調地停在外圍,主人隔簾坐在車中,只遣家仆上前打探。會試參考者多達數千人,最終錄取不到百人,能考中的都是香餑餑,甫一露面,便會引來各方爭搶。
謝瑯和崔灝一道下了馬,讓雍臨和李梧在外面等著,叔侄二人一道走著過去了。
到了前面,周圍全是竊竊私語聲,看榜的學生不少都在對著禮部張貼出來的榜文,指指點點,議論著什么。
謝瑯也抬目看向墻上的榜文。
從左到右,整整貼了三面墻。謝瑯雖是第一次看榜,也知這樣的考榜,定然是靠名次排的。
叔侄二人并肩而立,崔灝直接看向貼在最左面墻的那張榜文。
謝瑯沒往左邊看,直接看向最右邊,榜文最末一名。
最末一名祝文賢。
謝瑯便沿最末一名,挨著往上看。
倒數二名不是。
倒數三名也不是。
整張榜文掃完,都不是。
謝瑯倒吸一口涼氣。
平復片刻,發現二叔崔灝也仿佛被定住了,立在原地,久久不發聲。
謝瑯便循著崔灝所望望去。
想,難道蘇文卿那頭也出了問題
等看清那榜首名字,謝瑯視線亦倏地一凝,一下被定住。
榜首蘇文卿,衛瑾瑜。
考生后會標注年齡籍貫防止誤認。
蘇文卿寫在前,是因為年長兩歲。然二人一個年十九,一個年十七,俱是第一年參考便摘得頭名,皆可稱一聲少年英才。
榜二魏驚春。
榜三一名謝瑯并不認識的世家子弟。
榜四榜五,依次列開。
“這一屆,竟然是雙會元”
“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也算開創大淵先河了”
不知誰先驚嘆了一聲,圍在榜前的學生舉子和過來看榜的其他人群終于都不再藏著掖著,跟著炸開了鍋。
“這位衛氏嫡孫,當真有如此本事,竟能和蘇文卿同列榜首”
“白紙黑字寫在那里,還有什么不信的。”
“聽說這位嫡孫院試鄉試都未參加過,因為拿了特赦名額,才能越級參加會試,沒想到竟能一鳴驚人,摘得會元。”
“”
雖然之前國子學大考,衛瑾瑜已經算初初嶄露頭角,然而那時畢竟名列第三,有蘇文卿和魏驚春兩個有名的寒門大才子在前面擋著,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威脅力還并不是那么明顯。且國子學大考流程雖嚴格模擬會試,在權威性方面,畢竟無法與禮部親自主持的會試相比,
私下里免不了傳出許多揣測與流言。甚至還有一部分好事者在等著看笑話,看靠著走后門拿了特赦名額的衛氏嫡孫,如何在會試里被公開處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