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堯沒料到魏驚春這個素來溫文爾雅注重禮儀的人會如此激動。
不由大笑了聲,道“與你開玩笑的。”
“我自然是不甘心的,你我讀圣賢書,即使做不到先生所教誨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也當竭盡所能,為百姓發聲。否則,這大淵朝堂,更無寒門弟子容身之地了。既來了上京,如果不好好作出一番事業,我如何有臉面回去面對家鄉父老。況且,不還有你在么。”
魏驚春不自在的咳了聲。
輕哼道“說得義正言辭的,你打算怎么留在上京靠干躺著么”
孟堯“你怎么忘了,于我們寒門學子而言,還有一條路可走。”
魏驚春想了想,突然明白過來“你是指考督查院”
想考督查院,必須參加督查院專門舉行的考試。
督查院考試一般于每年殿試后半月進行,與吏部授職的時間恰好重疊,等于變相地給及第學子了另一條入仕之路。
督查院獨立于六部之外,長官與六部尚書同列七卿,地位超群,擔負著監察百官之責,與大理寺、刑部合稱三司,所謂三司會審,督查院便是其中之一,朝中凡有大案要案,都要經過督查院最終復核才能真正審讞定罪,呈遞御前,督查院權力最盛時,糾劾百司,提督各道,院中御史無論品級,可以任意彈劾朝中高官,甚至是皇帝過失,都御史但著緋衣入朝,百官無不惶恐戰栗。
雖然如今的督查院今非昔比,甚至可以說是個冷衙門,但由于執掌督查院的次輔顧凌洲以清正嚴明著稱,雖出身世家,但十分看重寒門子弟,
在六部九卿各機要部門里,督查院也是每年錄用寒門子弟最多的中央機構,每年殿試之后,仍有大量及第學子會選擇報考督查院,督查院考試也是出了名的競爭激烈。
左右參加督查院考試,與吏部授職并不沖突,考上了多一條出路,不必再四處奔走經營,考不上也不影響吏部安排其他職位。
本作者若蘭之華提醒您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后重生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魏驚春道“聽聞今年報考督查院的學生,高達百人,但最終只能錄用三到四人,且督查院選人,素來是寧缺毋濫,往年甚至有過無人通過考試的情況,雖是一條出路,但也不易。而且,督查院考試,不僅有卷試,還要接受顧閣老當面考問,光是這一層,便令很多學生望而生畏了。”
“還有另一點,督查院考試內容,與會試殿試截然不同,不考四書五經,也不考策論文章,而是考刑名律法這些專業內容,我們平日所學,可以說是毫無用處,這也是很多在會試殿試中排名高的學子,報考督查院都無功而返的原因。”
便是魏驚春這個榜眼,也沒把握能考上,所以魏驚春雖例行報了名,但并未將希望寄托在這條路上。
孟堯道“無論如何,總算還有一條路可走,萬一我運氣好,真考上了呢。”
魏驚春點頭,心下也寬慰了些“說來離督查院的考試也沒幾日了,既然決定要考,就好好備考。”
吏部授職前后差不過一個月時間,一個月后,諸進士所任職位差不多也塵埃落定。因而這一個月也是各方招攬爭奪人才的關鍵時刻。
趙王蕭楚玨一直派人盯著雍王動靜,聽聞雍王再三示好,但蘇文卿并沒有接受雍王好意,當即冷笑一聲。
“蕭楚桓算什么東西,不過衛氏扶持的傀儡罷了,他想許人職位,也得看衛氏肯不肯給他行方便之門,只憑幾句空口承諾,就想把人攬到麾下,也太天真了。”
蕭楚玨直接吩咐心腹“你親自去一趟蘇宅,告訴蘇文卿,只要他愿意入本王麾下,六部之內,五品及以下官職任他挑選。”
新科進士入朝為官,官職多從七品做起,甚至還有八品九品的,能直接在六部核心部門任五品官,已經遠超同屆舉子。
這便是蕭楚玨同時身負世家與皇族血脈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