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注目中,蘇文卿自坐席上站起,道“下官同意劉尚書所言。”
這話一出,
不少官員都露出吃驚之色。
蘇文卿與謝氏關系匪淺,在朝中是眾所周知的事,兵部作為遙控指揮前線戰場的重要部門,按照正常情況,蘇文卿應該力挺謝瑯這個謝氏世子才對,沒想到這位新任兵部尚書竟是持反對意見。
蘇文卿亦朝上首輕施一禮。
道“下官以為,收復西京之事,宜慎之又慎,不可操之過急。”
理由呢。▏”
這回是顧凌洲開口問。
蘇文卿恭謹答“一則,西京占據天險優勢,想從正面攻破落雁關,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如果強攻,勢必要付出慘重代價,且最終未必能夠功成。如果不從正面強攻,只能繞行,可西京四面環山,狄人占據西京這些年,布置重兵,設置重重關卡,還將西京舊日的烽火臺利用了起來,想要在狄人耳目下繞行,亦是困難重重。”
“再者,想要將西京十三城全部收回,只靠數萬兵馬,恐怕遠遠不夠,至少應該等到北境與南境戰事結束,國庫充盈之際,合舉國之力而為。”
“不過,這在下官看來,依舊不是上策。”
顧凌洲“你心中的上策為何”
蘇文卿道“與其付出慘重兵力強攻,不如繼續施以懷柔之策,從內部分化。狄人內部亦有主戰與主和兩派,如今新王出爾反爾,是受了以霍烈為首的主戰派挑撥,若能設法扶植主和一派,一點點弱化瓦解狄人軍隊戰斗力,自可以最小的代價將西京十三城收回。”
不少官員都頻頻點頭。
一道聲音卻道“蘇大人所言法子,的確足夠穩妥,只是這樣的穩妥之法,非數十年功夫不能實現。屆時,西京十三城興許能重回大淵,西京數萬百姓,只能寄望他們的兒輩、甚至孫輩,回到故土,為他們上一柱香,建一座墳塋了。”
這聲音清潤如玉。
一時,所有視線都匯集到那一身緋色,端然而坐的少年御史身上。
氣氛一時變得微妙。
在座官員都明白,蘇文卿與衛瑾瑜,這二人堪稱本屆新科舉子翹楚人物,升官速度一個比一個快,大約因為出身不同,平素在朝中,根本沒有交集。
這是頭一回,二人因為同一問題,針鋒相對起來。
且二人如今一個被顧凌洲收為了弟子,一個是深受韓蒔芳信任,這般當庭相對起來,怎能不惹人注目。
蘇文卿神色不變,甚至還微微笑了下,收回作揖的手,看向衛瑾瑜“怎么,對于收復西京之事,衛御史有不同看法”
“看法不敢當。”
“只是逆風執炬,尚有燒手之患,下官有些好奇,按照蘇尚書的說法,是否暗夜起風,為了穩妥起見,便是掉進坑里,也不能執炬前行”
衛瑾瑜側目,二人目光隔空對上。
蘇文卿目光輕輕一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