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首輔衛憫稱病未至,其余世家代表人全部到
齊。
而坐于正中上首的,赫然是一身明黃龍袞的天盛帝。自從上一次大朝會天盛帝突然在鳳閣出現后,皇帝參加大朝會議事,儼然已成了默認慣例。
3若蘭之華提醒您和死對頭奉旨成婚后重生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3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一般情況下,武將敢越過兵部與鳳閣擅自作戰,幾乎等同于謀反,要立刻下獄問罪的。可謝瑯刀鋒所指,偏偏是西京。
十年前,因為當即盛極一時的寒門首輔陸允安通敵叛國,西京十三城落入敵虜之手,自那以后,陸允安淪為人人唾棄的叛國罪人,「西京」二字則成為永遠印刻在大淵脊梁上的傷痛與恥辱。
謝瑯出兵西京,在將刀鋒落于落雁關上的那一刻,就已經不費吹灰之力站在了那名為“民心”的至高之地上,朝廷就算再不愿意,也無法公然阻止這場戰爭,更無法將謝瑯問罪。
今日議事主題,便是朝廷是否要順勢而為,給予援兵支持。
因涉及到西京這個敏感話題,氣氛罕見有些壓抑。皇帝屈指咳了兩聲,打破沉寂,道“朕這身子骨不爭氣,一切都仰仗諸位愛卿拿個主意。國庫空虛,邊境戰火四起,朕雖不愿在此時再起戰事,可戰事既開,也沒有畏戰的道理。只是到底如何裁量,還須諸卿一道商議。”
“這還須裁量么”
一名世家官員首先開口“邊境戰火四起,那是敵人主動挑釁,大淵不得不應戰。可西京之戰,卻是逆犯越過兵部與鳳閣,擅自出兵。在明知國庫空虛、朝廷明令要推遲戰事的情況下,逆犯居心何在”
“再者,狄人何等豺狼之性,他擅自出戰,主動挑釁,就算占據了烽火臺,未必能拿下整座落雁關,屆時以霍烈之性,必將瘋狂反撲報復大淵。他置陛下于何地,置大淵江山社稷于何地朝廷若是支持這場戰事,朝廷威信何存”
“如此亂臣賊子,不殺不足以平民憤臣以為,朝廷不僅不能支持這場戰事,還應嚴厲申斥逆犯犯上之舉,速命逆犯班師回朝。”
皇帝手中握著一串佛珠,緩緩撥動著,道“如此一來,大淵畏戰之名便要傳揚開來,大淵顏面何存”
那官員道“可若讓戰事繼續推進,下一步被摧毀的,很可能是大淵基業與宗廟社稷陛下的優柔寡斷與仁慈寬厚,可不該這般用”
一名世家家主忽道“其實,除了支持與反對,朝廷還可以有另一種態度。”
眾人齊看過去。
那名家主泰然道“眼下情況,朝廷若支持這場戰事,不免有縱容逆犯,為虎作倀之嫌,陛下龍威難保,朝廷公信不存,可若不支持,又必會受天下人指摘,讓圣上名聲受損。既然左右為難,何不直接保持中立之態,將這場戰事,直接交予上天來裁斷。若逆犯僥幸得勝,真將西京十三城收復,那便是上天庇佑大淵,陛下仁德感動了上天,若是逆犯敗了,便是上天責罰,他咎由自取,狄人便是要泄憤,也不好泄到整個上京。如此,既于江山社稷無礙,又無損圣上德名,豈不兩全”
皇帝轉動佛珠的手倏地頓了下,微妙的氣氛在大殿內蕩開。
因所有人都知道,對朝廷來說,這的確是一個既可以收復西京又可以順便鏟除謝瑯這個“叛臣賊子”的兩全其美之法。
收復青州三城已是不世之功,若再收復西京十三城,謝瑯之名必將響徹大淵。
借謝瑯之手收復西京,再借狄人之手斬除謝瑯。朝廷才能以最小的風險,獲得最大的收益。
只因此法到底不好直接宣之于口,所以一直無人敢說出口。
然既有人提出,其余人自然也能大膽附和。
衛瑾瑜一身緋袍,神色冷漠坐于席末,抬頭,視線直直落在已經繼續撥弄佛珠的皇帝身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