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韶筠問她“你這兩天不是在亞太區考察項目”
池漪說提前回國了“今天我媽生日。”
“哦。”謝韶筠垂眼,語氣轉的有些生硬,但還是耐著性子說“那祝阿姨生日快樂。”
“要過來嗎”池漪語速很快地問。
“你想讓我去”
“不想。”池漪答。
“為什么”
“我的爺爺是一位英籍華人,他在英國待了很久,崇尚西方文化,社交標準沿用英國皇室一套禮儀,而我的父親便深受影響”
謝韶筠愣了一下,她其實多多少少都聽過一些池漪的家庭情況。
但真正經由池漪說出來,要更深刻。
池漪很少向謝韶筠介紹她這一世的家里人,因為她的家庭看上去僅僅維持著表面和睦,家庭成員每一位都戴有面具。
父親母親是標準的豪門,說話做事有一套約定俗成的標準。
餐廳禮儀對于池漪來說,像是家常便飯一樣簡單,做出來賞心悅目,但不適用于謝韶筠。
那樣的環境太壓抑了,池漪對謝韶筠說,我覺得你不會喜歡。
“你只用做你喜歡的事情。”
池漪用波瀾不驚的語氣告訴謝韶筠這些,但所用的詞匯里又莫名極盡溫柔。
謝韶筠勾動唇瓣,說“池漪。”
“嗯”
“見你父母,把我們關系確定下來,是為我喜歡的人做的事情。約等于做我喜歡的事。”
盡管謝韶筠在偷換概念,但池漪感到開心,并淺淺笑出聲,妥協說“好吧。我來接你。”
謝韶筠在花店買了一捧漂亮的花束上門,池太太主動把花接到自己手中,看見她眼底氤氳。
一直在說好孩子,表示感謝她跟池漪好好的生活。
池太太的話不能全信,所以謝韶筠沒多說什么,大部分是池太太在說話。
用餐期間,池父下樓,坐到餐廳主位,
餐前,池父跟池漪簡單交談,宛若上下級匯報工作,嚴肅壓抑刻板,不過用餐全程并沒有出現令池漪擔心的謝韶筠不舒服的事情發生。
用完餐,池太太拉著謝韶筠去插花。
趁著池漪去她爸書房談事,池太太悄悄握住謝韶筠的手說:“好孩子,池漪”
“她有沒有跟你說過,你跟她”
池太太一度語氣哽咽,對謝韶筠說“池漪有個很喜歡的人,像喜歡你這樣喜歡她,你們長得很像,阿姨不知道她是不是把你們當成了一個人
“我知道。”謝韶筠打斷她,給她遞了紙巾。
池太太接過來,抹了眼淚。
她一直在道歉說對不起啊,謝謝你能不計較這些接納我女兒。
她說,我女兒這兩年過的很差勁,但今天我看見她笑了。
“謝謝你。”
池太太保養得宜的手顫著,對著謝韶筠流露出極大的歉疚與謝意,也可能是作為一個母親在向女兒可能會傷害的人道歉又感謝她的拯救。
但謝韶筠不需要這個,抬頭,對池太太說“沒關系。”
又忍不住去糾正她“池漪沒有對不起我。”
“我們是相互的。”
所有都是相互的,包括愛與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