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梧是庶女,她的生母只是一個常在。因為皇帝寵愛,生母又因病去世,才被記在了皇后名下,成了嫡長女。
這一點,所有人都知道。
但很少有人會去深究,她的生母,一個普通的常在,為什么會生下這樣受寵的公主。
也沒有人知道,她的生母,其實并非因病去世。
而是被皇帝秘密賜死的。
她不知因為什么觸怒了皇帝,在剛懷上李青梧時,就被貶入了冷宮。
宮里的榮寵來的快,去的也快,這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
但常在懷上孩子時滿心歡喜,即便后來進了冷宮,也一直期盼著,指望生下孩子后,皇帝會看在孩子的份上將她接出宮去。
可是沒有。
李青梧出生時是個大雪天,可冷宮里連接生婆都沒有。
常在忍著疼生了幾個時辰,發現生下來的是個女孩。
她原本還希望皇帝看在這是親生骨肉的份上,能來看她一次,那時她再使點手段,被接出冷宮就不再是夢。
但皇帝始終沒來。
常在日盼夜盼,夜盼日盼,盼不來,便開始怨李青梧。
怨她來的不是時候,怨她是個女孩。
她把所有見不到皇帝的痛苦和在冷宮受到的刁難委屈都歸咎到了李青梧身上,認為是她給自己帶來的這些不幸。
假如她是個皇子,皇帝必定不會對她冷眼相待。
女孩有什么用,總要嫁出去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如不生。她這樣說。
抱著這樣的惡念,常在對李青梧非打即罵。
男人比女人生來就要高上一等的概念,就這樣成了種子,種在了李青梧的心里。
五歲之前,李青梧就是這樣在冷宮里渡過的,挨著打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她看到的只有滿院子的,或瘋或病或
死了的女人。
還有母親總在她耳邊絮絮叨叨的責罵埋怨。
她從未見過外面的景色。
也不明白,
,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為什么母親對自己還是不滿意。
那時太后還未下臺,各個黨派的權利斗爭還都放在私底下,皇帝還是無權的傀儡皇帝,丞相也尚未投靠他。
皇帝整日焦心憂慮,動不動就雷霆發怒,根本無暇顧忌冷宮里的什么女人還盼著他去寵幸。
他不知道,也不在乎。
直到有一日,想到一直有人不斷往他宮里塞女人,借此來窺視他的一舉一動,皇帝突然由此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好點子。
他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完美的女兒。
美貌、才學,無一不有,溫柔、賢惠,樣樣齊全,身份、地位,越高越好。
要人人都想做她的入幕之臣。
而皇帝則會將她嫁給他最看重、也最忌憚的臣子,讓他溫柔乖順的女兒,來做他監視權臣的眼。
那時平邑公主尚未出生,宮中唯一的,合適的人選,只有一個。
于是他就這樣選中了李青梧。
這個出生五年,他從未看過一眼的女兒。
也許他是在乎他這個計劃的,不然不會讓皇后親自來。
也許是不在乎的,不然不會只讓皇后來。
李青梧被皇后接出去時,常在欣喜若狂,以為自己的苦日子終于到頭了。
她還追著李青梧,在演母女情深,以期能夠讓皇帝心軟一起接她出去。
可她追出來的下一秒,就被金吾衛統領抹了脖子。
她死時,李青梧就在一旁看著,被身后的宮女緊緊捂著嘴,瞪大了眼睛,卻叫不出聲。
只能從喉嚨里發出一聲聲,一頓一頓的、困獸般的嘶鳴。
時隔十一年,李青梧仍然記得那雙眼睛。
震驚、憤怒、埋怨、狠毒。
那不是母親看待女兒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