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前,皇帝突然病倒,太子監國,下令封鎖整個養心殿。
在旁人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太子就已經迅速斷絕了任何人探視皇帝的可能性。
而太監總管福子和錦衣衛統領崔文申認同他的言論,自然也是為他的話蓋棺定論的鐵證。
雖然這兩個人從那時露面過一次,為太子平定輿論后,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大眾眼前過。
尤其是崔文申。
徐賢妃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對勁。
不久后,她的孩子小產了。
再之后,她同時找上了兩個人。
一個是李青梧,一個是太子。
向李青梧投誠后,她沒有再給宮外傳遞過任何消息,而是轉頭去投靠了太子。
她面若死灰,陳述著自己的經歷,一副并不知道是太子對自己下手才導致自己小產的樣子。
又為自己曾經囂張跋扈的面孔向太子道歉。
并說,我知道你囚禁了陛下。
我可以幫你。
太子身邊侍衛的劍都落在徐賢妃脖頸上了,又因為后一句話而猛地頓住。
徐賢妃始終鎮定自若。
太子并不相信,問她為什么。
她說,她只是想活著。
對方雖然還是不信,卻也沒有再對她動手。
徐賢妃知道的,他不會動手。
雖說崔文申等人站出來替他平定了輿論,可這仍然不能解釋為什么皇帝不能見人。
太子需要一個皇帝親近又不是非常親近的人,替他打個謊言的補丁。
徐賢妃就在這個時候撞
了上來,相當于他想瞌睡,就有人遞上了枕頭。
后妃是個很好的選擇。
既能堵住朝臣懷疑的嘴看吧,不是不見人,只是不想見你們。
又能同時監視住已經知道了真相的徐賢妃。
一個寵妃突然死了,這是很難找出正當理由來安排的。
不出所料,一個月后,徐賢妃裝出來的郁郁寡歡和對時局的憂思恐懼起效果了。
她被傳召,負責給帝王侍疾。
徐賢妃明白,她還是被太子選中了。
或者說,是被太子身后的人給選中了。
對方考察她的言行許久,最終還是定下了她。
看見皇帝癱在床上,人不人,鬼不鬼的那一刻,徐賢妃驗證了心中的猜測,也聽見了太子在身后幽幽響起的聲音
“該怎么做,你自己清楚。”
徐賢妃當然清楚。
直到此時,對她的考驗,才真正開始。
她戰戰兢兢地服侍著皇帝,從不對外說起皇帝的真實情況,宛如一只驚弓之鳥。
為了表現出憂慮深重的模樣,每日三餐都只吃幾口,瘦得弱不禁風。
可偏偏她把握住了那個度,哪怕期間甚至被太子刻意派去的刺客威脅,也從未向外人吐露出半分不該吐露的東西。
把一個殫精竭慮,有點小聰明,卻已經沒了多少野心、只想活下去的柔弱女子形象,扮演得淋漓盡致。
可盡管如此,在皇帝身邊服侍了三個多月,她也從未見過太子身后的人。
李式在此期間也醒過很多次。
一開始是兩三天就醒一次,后來慢慢變成了三天,五天,十天,半個月。
甚至從上次醒來至今,皇帝已經有二十五天沒有過任何動靜了。
因為皇帝被禁錮的特性,他的吃喝拉撒,都靠徐賢妃一個人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