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登基之后,從未在皇宮以外的地方過夜,定更時分,宮里派出的人終于找到這里。馬侍衛不敢揣度圣意,便將人留下陪自己繼續等保護圣駕,只派一人回去復命。
消息傳回宮時,皇后剛剛生產完,疼到暈厥還未蘇醒。楊淑妃第一個得到消息,氣得砸了茶盞,痛罵韋昭容“韋尼子這個蠢貨,帶著貴妃封儀仗打上門去,居然沒有撕了那外室,反而被人三言兩語給哄了回來”
淑妃身邊的大宮女冷笑“聽說韋昭容還用一對赤金手鐲從那外室手中買了兩小筐葡萄回來一對赤金手鐲,只換兩小筐葡萄,是瘋了嗎”
“可不是瘋了嘛”楊淑妃咬碎銀牙,“韋家財大氣粗,她們姐妹花錢從來大手大腳慣了,可她自己被人糊弄了居然跑回來朝本宮撒氣”
大宮女為淑妃不值“不過一個小小昭容,若非出身韋家,又有貴妃撐腰,娘娘何必處處忍讓她”
提到貴妃,淑妃也是一肚子氣“韋尼子是個蠢的,貴妃卻不傻,怕她妹妹去慶善宮大鬧的事被陛下知道了連累她,居然喝催產藥假裝早產,拉本宮給她當墊背”
大宮女哼了一聲“比太醫估算的只早了七天,也算早產奴婢猜她沒喝催產藥,根本就是瓜熟蒂落”
“還不是欺負本宮失了陛下的寵愛,又沒有得力的娘家撐腰簡直可惡”說到娘家,淑妃不由悲從中來,趴在榻上痛哭了一場。
大宮女忙著勸慰“娘娘別哭了,仔細眼睛奴婢聽說那外室粗鄙不堪,就是個村姑,居然拔了離宮的花草自己種上了菜果娘娘服侍陛下多年,還不知道陛下的喜好,陛下偏愛風花雪月,何時理會過茶米油鹽”
那倒也是,不然陛下怎會力排眾議冊立她這個前朝公主為淑妃,在后宮的排位中僅次于皇后和貴妃,位列第三。
論功勞,她遠不如皇后,論家世背景,輸貴妃一大截,甚至連韋昭容都不如,可她就是封了淑妃。
沒辦法,誰讓陛下欣賞她的才華呢,誰讓整個后宮只有她一人能與陛下吟詩作對呢。
不過是彈了幾首琵琶曲,跳了幾段宮廷舞,寫了幾首吟風弄月的詩,練了幾筆王右軍的字,哪怕只生了一個兒子,照樣獨領風騷,寵冠后宮。
想通這一切,楊淑妃才擦干眼淚,幽怨道“你說的對,陛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喜歡上一個粗鄙的村姑,多半只是圖個新鮮,早晚有膩煩的那一天。”
反觀自己陽春白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豈是一個鄉巴佬能比的。
大宮女長出一口氣,笑著接話“這回大鬧萬春殿,驚了貴妃的胎,真的也好假的也罷,陛下都不曾說娘娘半句,可見陛下心里還是有娘娘的。”
楊淑妃聞言臉上終于有了點笑模樣“貴妃早產,皇后難產,陛下卻不在宮中,反而宿在外室那里,該著急該生氣的不應該是本宮。且瞧著吧,不用咱們動手,自然有人去收拾那個外室,她能不能活到陛下膩煩的那一天,都說不好呢”
大宮女抿嘴笑“正是娘娘說的這個道理。”
楊淑妃猜得不錯,貴妃早產確實用了一點催產藥,黃昏時分醒來不見陛下也確實哭了一場,聽說陛下夜宿離宮,更是把藥碗砸了個粉碎。
“妹妹,你怎么說,你不是說慶善宮那個不是陛下的外室嗎既然不是,陛下為何會留宿”還偏偏選在她生產這一日,是存心向她示威嗎,韋貴妃氣得眼前發黑。
而她這個沒用的堂妹,帶著自己的儀仗上門,居然沒動那外室一根汗毛。不但自降身份與人家姐妹相稱,還幫人家賣菜果,最后更是用一對實心的赤金手鐲換了兩小筐葡萄回來。
槽點太多,想罵她都不知從何處下嘴。
韋昭容打死不信“姐姐,那個小娘子不過八九歲大,八九歲如何侍寢我覺得其中肯定有誤會。”
“去找陛下的人回來說,陛下正是宿在了那個爬滿瓜藤的院落,馬侍衛這會兒還守在墻外,哪兒來的誤會”
韋貴妃橫了韋昭容一眼,恨鐵不成鋼“本宮看你多半是被人給糊弄了”
從前被王世充兒子的小妾糊弄,這會兒進了宮,腦子還不清醒。從離宮返回不先來看她,反而被人挑撥去百福殿大吵大鬧。
楊淑妃又豈是個省油的燈,得理不饒人地找上門來,看那架勢不把她牽扯進來是不會罷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