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翱的媽媽叫景元夏,今年五十九歲。
她曾經是地下黨員、革命斗士。
她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兒,自幼家貧,父母沒辦法維持生計,就把他們個全賣了。
大哥賣給了當地一個開工廠的人家做童工,她被賣給了一個有錢人家做童養媳,小弟則被一絕嗣的人家買回去做了嗣子,日子相對好過一些。
景元夏名義上的丈夫并沒有正式跟她結婚,后來對方加入國軍,一去不回,只留她一個人漿洗衣服、織布養活著婆家老小。
婆婆曾試圖讓小叔子娶了她,可是她不愿意再受壓迫,連夜跑了。
后來誤打誤撞,跟師震相識,情竇初開的男女迅速墜入愛河,連帶著,還把師震拉入了紅色陣營,一起鬧革命去了。
他們的雙胞胎兒子師翱師翔生于一九四零年,正是抗戰時期,那時候形勢嚴峻,朝不保夕,所以兩人只得把孩子交給了老爺子撫養。
老爺子疼孫子,一邊望孫成龍,一邊又不忍心逼迫孫子寒窗苦讀,所以把兩個孫子養成了兩個滑不留手的小紈绔。
等到抗戰即將進入尾聲的時候,兄弟倆又迎來了一個小妹妹師栩。
從此,兄弟倆更是不著邊際,老爺子回回說他們什么,他們便說反正妹妹愛學習,爺爺你培養妹妹去吧。
抗戰結束后是為期四年的內戰,景元夏被國軍抓捕,差點一命嗚呼。
為了營救景元夏,老爺子把僅存的家產又變賣了一部分,賄賂國軍高層,這才把人贖了回來。
可是為時已晚,景元夏在牢中受了酷刑,被酷吏使用木槌垂落子宮,差點死在手術臺上。
好在小姑子師霈的愛人認識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組織的醫生,連夜轉院搶救,最終從死神手里把她搶了回來。
只是,在那樣的一個社會環境下,摘除子宮對于一個女人而言無疑是滅頂的災難。
景元夏雖然活了下來,卻喪失了斗志,整日抑郁消沉。
內戰很快結束,新中國成立,師震急流勇退,離開了一線,只在政府部門做了個文職,省下大把時間門,用來陪伴景元夏。
加上兩個兒子雖然油腔滑調,但是特別孝順,小女兒雖然整天哭哭啼啼,但是學習出色,在單位也表現優異。
時間門久了,景元夏內心的創傷便慢慢被撫平了。
就是可惜,她的個孩子至今未婚,她抱孫子的期待一直得不到滿足。
所以,聽說師翱被一個女人救了,而這個女人又受了傷,師翱還親自抱著她來就醫,景元夏又看到了希望。
她甚至把外地的小叔子師霖和弟媳劉巾幗也叫了回來,讓他們也看看這個疑似被師翱看上了的女人。
師霖很忙,昨天匆匆回來又匆匆走了,其他的親戚也都來過醫院了,所以今天景元夏是打算跟師震一起探探口風的。
可是現在這個女人走了,還把他們的寶貝女兒打傷了,景元夏真的很生氣。
她抱了抱師栩,安慰道“沒想到那個女人眼皮子這么淺,還好你大哥不在,實在不行,我叫你二哥去找她,給她兩百塊錢,也算是對得起她了。”
師栩松了口氣,這老太婆真好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