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夢中,蕭念有個心心念念的白月光。
白月光名叫月辭鏡,他出身名門,姿容姝麗,幼時被家中長輩送到南明宗,拜入掌門蒼衍仙君座下,成為仙君的第一名徒弟。
月辭鏡與差不多同時拜入南明宗的蕭念,算得上是青梅竹馬,兩人情誼篤深。旁人都覺得兩人是天作之合,未來定會結為一對恩愛道侶。
然而,月辭鏡卻因家族的一場變故,不得不擔起與仙道第一名門蓬萊仙山聯姻的責任。
于是蕭念即使有萬般愛意,也只能掩藏心底,始終作為青梅竹馬默默守護。
后來某日,月辭鏡前往浮靈山附近探尋秘境時,意外跌入地淵中。
蕭念聽聞消息,立馬拋下一切,闖入浮靈地淵尋找月辭鏡的蹤跡。
地淵之下詭秘莫測,隱藏著無數危險,等到月辭鏡被救出時,他已經是身受重傷,氣息幾乎斷絕。
一同被蕭念從地淵順便帶出來的,還有只失去記憶的小妖。
相比起快要喪命于此的月辭鏡,這只小妖雖然在地淵下染上了寒疾,但卻性命無憂。只因他體內有顆至純的靈丹,護住了根本。
這靈丹能救月辭鏡的命。
蕭念思索良久,最終還是將仍在昏迷中的小妖的靈丹,取給了月辭鏡。
但月辭鏡受傷太重,靈丹確實能救他,但也只能是保住他不死,若是想恢復如初必須尋一處洞天福地,進行漫長時間的休養生息。
最后閉月仙出面,求得龍尊允諾,將月辭鏡送到了蓬萊仙洲,那里有仙道之中最好的一處福地可供月辭鏡休養。
在得知月辭鏡去處后,蕭念心中五味雜陳,但也只能接受現實。
之后或許是出于愧疚,黯然離開的蕭念,將那只被他取了靈丹的小妖帶回了南明宗,并取名叫做浮靈。
大約是因為失憶的緣故,浮靈總是很黏蕭念,仿佛破殼的雛鳥一樣,對他極度依賴。
這一黏就是整整三年。
浮靈在失去靈丹后,本就所剩不多的修為不斷跌落,體內的寒疾也未見明顯好轉。蕭念見他終日病痛纏身,心中難以言明的愧疚和憐愛也隨之越來越深。
另一方面,蕭念也越來越清楚,他對月辭鏡的那份戀慕只能永遠埋在心底了。
在多種情緒相互拉扯下,蕭念終于決定讓浮靈成為他的道侶,從此結下靈契,保他一生無憂。
原本蕭念是這么打算的。
然而,就在婚宴的當天,遠在海外蓬萊仙山休養的月辭鏡,不知從哪里得到了蕭念要成婚消息,從遙遠的蓬萊仙洲趕回了南明宗。
月辭鏡回來的時候,正趕上婚禮當場。
三年未曾謀面的白月光,他只是站在那里,一聲嘆息般的“恭喜”就讓蕭念徹底亂了心神。
更不用說月辭鏡身體還未完全恢復,又日夜兼程趕回南明宗,此時腳步踉蹌,還未來得及再說些什么,就撲倒在蕭念懷中,暈了過去。
蕭念立刻就什么都顧不上了,他焦急地抱起心愛的白月光,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婚禮。
而原本要與他成婚的浮靈,就這樣被拋棄在了婚宴當場,成了整個南明宗的笑話。
在那之后,浮靈只能眼睜睜看著蕭念,將全部心神都放在了月辭鏡身上。
甚至當初蕭念親手寫下的一紙婚書,也被蕭念當著月辭鏡的面燒掉了,只為證明他對月辭鏡“獨一無二”的愛意。
甚至連師尊和師兄,也都順理成章的更加偏心月辭鏡。甚至要求他舍血幫月辭鏡鞏固體內那顆靈丹。
此后,浮靈抑郁難平,開始處處針對月辭鏡,每件事都要和月辭鏡爭搶,走上了一條惡毒小師弟的不歸路。
然而親疏有別,浮靈的爭搶只會讓所有人愈發厭惡他,更加心疼月辭鏡。
終于在某一天,當浮靈得知他當年的靈丹,是被蕭念親手剖給了之后,整個人徹底崩潰了。
他心魔難熄,動手打傷了月辭鏡。
那天,已經很久不曾見他的師尊,將他擒住押入寒牢,剔去了他的靈根。曾經也會對他笑的師兄,帶著厭惡的神色,親自將他逐出了南明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