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有衣冠中,動作慎,其大”注1
伴著燥意和蟬鳴,學堂里傳來朗朗讀書聲,一道稚聲淹沒其中。
嚴秀才在乙室踱步,崔遙幾人繃緊了神經。
“可殺而不可辱也。”嚴秀才看向崔遙“背下去。”
崔遙
崔遙回憶一下,磕磕絆絆道“其居處不淫”
其他人下意識降低音量,崔遙精神高度集中“不更其所。其自立有有”
糟糕,后面的想不起了。
崔遙微微俯首瞄向隔壁的杜長蘭,粗糙的竹紙上寫著“如此者,儒有一畝”
崔遙心里一喜,暗道杜長蘭夠意思,頭頂卻傳來低沉的聲音“適才你背誦這段,何解。”
崔遙
其他人頭皮一緊,連小小的杜蘊都提前感受到來自先生的壓迫感。
杜長蘭默默放下紙,扶額掩面。那么一大段釋義,他手打鍵盤才趕得上了。
崔遙自求多福吧,他盡力了。
崔遙大著膽子抬眸,對上嚴秀才洞悉一切的目光,心都涼了半截。
他低低吐出一口氣,硬著頭皮上了。
老實講,杜長蘭的隨堂筆記通俗易懂,也有效。但學渣是學渣,難道僅是因為教育資源嗎
崔遙在最初的興趣之后,就不甚在意了。學習是一件辛苦持久的事,饒是杜長蘭有上輩子的學習經驗,也不敢說能勝過學堂里的讀書人,更遑論科舉。
杜長蘭翻出昨日筆記,對應看來。
“忠信猶如如士兵的鎧甲禮儀是是”此時此刻,崔遙活似患了口吃,說的人難受,聽的人也難受,嚴秀才肉眼可見的沉了臉。
崔遙沮喪的低下頭,承認自己解答不了后文,嚴秀才只是冷冷道“坐罷。”
威嚴的長者低垂眼瞼,掩去眼中的失望。
杜長蘭做筆記不避人,嚴秀才也查閱過,驚訝杜長蘭還有這個本事,嚴秀才真的期待過乙室的這幾個學生能在杜長蘭父子的激勵下,有所長進。
如今看來,本性難移。
嚴秀才壓下翻涌的情緒,轉身向前,點了點陸文英的桌面“適弗逢世。”
陸文英剛要接著背下去,沒想到嚴秀才卻道“倒著背。”
崔遙噗嗤樂出聲,為嚴秀才刁難陸文英而感到幸災樂禍。
陸文英回憶片刻,開始背誦“后世以為楷,今世行之”
杜長蘭單手托腮望著嚴秀才的背影,并不覺得嚴秀才在故意刁難人,反而是嚴秀才看重陸文英。
科舉考試有一半考的是書生對書本的熟練程度,勢要滾瓜爛熟,信手拈來。
古人重文,數百年的科舉考試,能出的題都出的差不多了。既要杜絕作弊又要有新意,于是主考官們各顯神通。
截搭題應運而生,而這破玩意兒又分短搭,長搭,無情搭,有情搭,隔章搭。
杜長蘭曾經查閱資料,看過不少奇葩截搭題,例“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我。”
其實這一段,完整又正確的讀法是“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我將去之”。注2
當時好多考生沒反應過來,然而那場考試中,諸如此類的考題不止一個,導致許多考生落榜。
于是群情激憤,考生們怒指當時的主考官想要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