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晝原以為自己聲音很小,畢竟他在雍親王府一貫如此,大家都懶得與他計較。
可他忘了,這里是紫禁城。
宜妃娘娘一聽這話臉色就變了,偌大一個紫禁城,暗地里都沒人敢罵她是“王八”,更別說有人敢當著她的面罵她是王八,當即臉色一變,厲聲呵斥道“真是好生沒規矩的孩子你莫要以為皇上喜歡你,你就能張狂的無法無天”
“這里是紫禁城,可不是你雍親王府”
弘晝卻是眨了眨眼睛,不解道“宜瑪嬤,方才我什么都沒說,是你先突然生氣的,怎么就怪到我頭上我也依言與您賠不是了,您到底還要怎么樣”
他不免覺得紫禁城的女人實在太麻煩了,感覺在這里看到了無數個李側福晉,不,這里的女人比李側福晉還要麻煩百倍,只道“方才您說我仗著皇瑪法疼我,所以我才胡來,這可跟皇瑪法沒關系,我在雍親王府也是這樣的啊”
“況且連皇瑪法都說我是個好孩子,皇瑪法是天子,天子不會有錯的。”
“如今您說我不是個好孩子,是不是您弄錯了呀”
他這話說的一臉無辜。
宜妃娘娘氣的夠嗆。
她與德妃娘娘不一樣,德妃娘娘是宮女出身,性子一直較為溫和,但她出身雖不算十分顯赫,可阿瑪曾任三品大員,從小是金枝玉葉長大,一入宮更是頗為圣寵,便是如今年紀大了,皇上看在她生下幾個孩子的份上,對她頗為照拂。
更不必說老五從小養在壽康宮,如今中宮無后,太后娘娘雖向來仁慈,可也是后宮中第一人,她仗著太后娘娘的恩寵行事是愈發張狂無度。
她氣的微微有些發抖,揚聲就道“來人,給我好好教訓這小娃娃,按著他在這里跪上半個時辰。”
今日能跟著宜妃娘出來的宮人向來較得她喜歡,都是聰明伶俐的,平素一個個忠心耿耿之人,如今卻踟躕著不敢上前。
他們聰明的很,知道弘晝得皇上喜歡,可不敢隨便摻和進去。
若皇上怪罪下來,只怕他們的小命都保不住。
宜妃娘娘瞧見這一幕,是愈發生氣,顫聲道“怎么,你們到底是翊坤宮的人還是雍親王府的人一個個竟愣著不敢動手”
她美目掃向身后的一眾宮女太監,揚聲道“還不快去”
“待會兒本宮自會去皇上跟前請罪”
“三歲看老,這孩子再不管教,以后長大了還得了”
聽到這話,很快宜妃娘娘身邊就上來了兩個小太監,一人按著弘晝的胳膊,要逼他下跪。
弘晝一直就不喜歡大清的繁文縟節,想著如今在這石子小徑路上跪半個時辰,只怕他路都走不了了,如今是說什么都不肯跪下,更是嚷嚷道“我不跪”
“宜瑪嬤,您憑什么要我跪下您又不是我額娘阿瑪,又不是我瑪法瑪嬤,沒教過我,怎能罰我”
“我不服,我要見皇瑪法”
只是他個矮人小,哪里敵得過兩個身強力壯的小太監
不過那兩個小太監到底不敢使力,生怕傷到了弘晝。
一時間,幾人是僵持不下。
來來往往的人走過,任誰見了都要多瞧上一眼,當然,那些人也僅僅敢多瞧一眼,繼而飛快走了,生怕惹禍上身。
弘晝眼瞅著自己不是宜妃娘娘等人的對手,就聽見不遠處傳來聲音“兒臣給宜娘娘請安了,宜娘娘萬福金安。”
如今弘晝雖身處劣勢,卻仍不改八卦本性,轉過頭看了一眼,只見來者二十多歲的年紀,模樣清俊,面色和氣他仔細想了一會,這才想起這人是老十二,他曾在太后娘娘的壽宴上見過的。
他雖與這位十二叔只有一面之緣,但也知道自太皇太后去世后,瓜爾佳嬤嬤就與蘇麻喇嬤一同撫養十二叔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