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下一刻他聽到皇上的話,卻如平地驚雷,聽見皇上道“老四,這些年你一直寄情僧佛,不問世事,無欲無求的,那朕問你,可可想當太子”
四爺張了張嘴,話到了嘴邊卻說不出來。
他若說想當太子吧,自己那點心思就藏不住了,若說不想當太子吧,萬一皇上真有心立他為太子,被他回絕了怎么辦
皇上見他這樣子,淡淡道“不要緊,今日朕不是皇上,你也不是親王,咱們就是平常人家的父子,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與朕說就是了。”
皇上能這樣說,四爺卻不敢將這話當真。
畢竟哪個尋常百姓家有皇位要傳下去
四爺斟酌道“既然皇阿瑪如此說,兒臣也就與您說實話。”
“自打兒臣記事起,因與二哥年紀相仿的緣故,打小就跟在二哥身后,想著長大后輔佐您,日后輔佐二哥,成為一代賢王,這份心,從始至終兒臣都沒有變過。”
“只是后來二哥被廢,兒臣見著兄弟們為了儲君之位爭的你死我活,不免傷心,從前我們一起念書,一起游戲如今卻是血脈相連的仇人,正因如此,所以兒臣才遠遠躲到廟宇之中。”
“但兒臣這為國分憂之心,卻是永遠都沒有變過。”
“若能為國效力,為您分憂,兒臣不光義不容辭,更是樂意之至。”
他也是千年的狐貍,不說想當太子,也不說不想當太子,反正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您若是想叫我當太子,我愿意,若是不叫我當太子,我心中也毫無怨懟之情,依舊會對您,對大清,對未來的君王忠心耿耿。
皇上微微頷首,道“好,朕知道了。”
四爺懷揣著一顆不安的心回去了雍親王府,當天夜里不免將皇上的話是想了又想,當天夜里就急奔寺廟而去。
這下,弘晝那顆與隆科多套近乎的心更是無處安放。
但就算雍親王府緊閉大門謝客,弘晝多少
還是聽到了些外頭的消息。
比如,年側福晉的二哥年羹堯十分得皇上看重,一朝回京就成了人人爭先恐后套近乎的熱灶,而這個移動的熱灶則與老八廝混到了一起。
比如,四爺并不像他表面那樣與世無爭,實則是心機深沉,一肚子壞水,要不然也不會自己整日蹲在寺廟里,將自己的兒子推出來爭寵
四爺推出弘晝爭寵一事,更是從年羹堯嘴里說出來的,誰人都知道年羹堯有個妹妹在四爺身邊當側福晉,對這話是深信不疑。
流言越傳越兇。
就連紫禁城的皇上都知道了。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
如今雍親王府的弘晝見今年過年比往年還要蕭條,甚至四爺下令,今年各女眷的家眷不得進府探望,須等到端午節再召見家眷。
雖說四爺這規矩是沖著年側福晉而去,畢竟等到端午節,熱灶年羹堯早就回四川了。
但除了耿格格以外,闔府上下的人皆長吁短嘆,弘歷更是因此還傷心了一兩日。
弘晝不喜歡自己那所謂的外祖母等親戚,只覺得一日日的太無聊,索性就跑去與福晉說話,直說正月十五之前都是年,正是該走親戚的時候,四爺不想走親戚,但是他還有很多朋友,很多親戚要走啊,可不能耽誤。
弘晝一向是個嘰嘰喳喳的性子,與福晉說了幾次這事兒后,福晉就苦不堪言,便派人去寺廟里請示四爺。
誰知四爺就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