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等事兒與他又有什么關系他甚至巴不得能沖出緩福軒看看熱鬧了。
此時此刻的四爺卻被弘時氣的夠嗆。
他原以為弘時得他上次訓斥之后就熄了這等心思,誰知弘時今日又找了過來,雖借請教功課之名,但他卻是一點都看穿了弘時的小心思。
雖說弘時比弘晝年長許多,但在念書這方面,弘晝卻與弘時如出一轍,都不愛讀書寫字。
但弘時沒開口,四爺便也佯裝不知,只道“今日你這字寫的還不錯,可見是用了心思的,就該每次如此才是,從前你總說你寫不好楷書,只要用心,這不是寫的挺好的”
弘時連聲應是。
他瞧見四爺面色和緩,瞧著像是心情不錯的樣子,便大著膽子道“阿瑪,關于鐘氏一事,我還是想和您說說,您先別生氣,我,我還是喜歡鐘氏,您既不愿我將她娶回來做側福晉,那我將她納為姨娘可好”
他見四爺面上浮現怒色,“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哽咽“阿瑪,我是真的喜歡鐘氏。”
“而且她還有了我的骨肉,您,您就成全我們吧”
四爺一滯,繼而面上浮現怒色來。
他既派人日夜盯著弘時,自然知道鐘氏這號人的存在。
但從前在他看來,這并不是什么大事,誰無年少輕狂時誰這輩子沒在女人身上栽幾個跟頭
四爺卻萬萬沒想到卻是一個鐘氏竟將弘時忽悠成這個樣子,他是說不出的失望,雖說如今他已經放棄了將弘時立為世子的打算,但他膝下統共只有三個兒子,總不能放任長子糊涂成這樣子吧
但如今他卻看明白了,有些人啊不是你好好教就能成才的“弘時,你可想清楚了這門親事雖是皇上定下的,但皇上只是當眾隨口一說,并未給你們賜婚,若是席爾達知曉這事兒,保不齊他會尋借口退了這門親事,若真是如此,你該如何是好”
說著,他更是苦口婆心道“董鄂氏是京城里出挑的名門閨秀,知書達理,知書達理,樣貌出眾,更是十分賢惠,可在你心里卻比不上一個寒門小戶出身的鐘氏”
跪地的弘時不敢看四爺的眼睛,囁嚅道“既然您說董鄂氏溫柔賢淑,既然她真的溫柔賢淑,就不會因為一個鐘氏回絕了這門親事。”
“若她這溫柔嫻淑是裝出來的,真退了這門親事也不算可惜。”
若從前的四爺聽到這樣一番話,他定二話不說抬腳就踹在弘時胸口上,可如今,他覺得自己還是不要白費力氣的好。
他淡淡道“如今你都已經訂了親,不是小孩子,既然你都已經想好了,那就如你的意吧。”
他沒有與弘時說因為這門
親事他費了多少力氣,也沒有與弘時說是鐘氏與李松清在背后算計,也沒有與弘時說京城有多少人巴望著席爾達回絕了這門親事身為一個父親,該做的,不該做的,他都做了。
面對弘時,他是無愧于心,無愧任何人,還能怎么辦索性就任由著弘時去吧
千恩萬謝后,弘時喜滋滋走出了書房。
四爺則去了正院一趟,將弘時納妾一事交給了福晉。
要是別的事兒,福晉興許會稱病回絕,但替李側福晉的兒子納妾這等好事兒,別說福晉沒病,就算真的病了,也會強撐著起來料理這等事兒的。
若是一耽擱,四爺反悔了怎么辦
不出幾日,坐在柿子樹上的弘晝也聽說了這消息,他的驚訝程度不比弘歷少,若非緊緊抱住樹枝,只怕就要一個不小心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