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說,弘晝是愈發心痛。
他甚至不敢再去看這匣子,這匣子里裝著他出生至今所有的銀子,又是長長嘆了口氣道“十三叔,瞧您這話說的,我這么喜歡銀子的一個人,自然是舍不得的。”
“只是先有大家再有小家,只有這戰事早日平息,才能叫那些戰士平平安安,也不會叫他們的家眷日夜擔驚受怕,老百姓們也能早點過上好日子,你們不必煩心,皇瑪法更不會因這等事吃不好睡不好的。”、
說著,他再次長長嘆了口氣“雖說阿瑪說近來皇瑪法身子還不錯,可皇瑪法年紀大了,若有個什么病癥一時半會并不會顯露出來,等著時間久了,所有病癥一起冒出來,到時候就算華佗再世都無力回天,我可還想著皇瑪法能夠健健康康,能夠長命百歲了。”
十三爺含笑看著他,道“咱們弘晝真是個好孩子。”
這話說完,他繼而看向四爺,道“也難怪皇阿瑪時常夸贊弘晝,從前四哥還時常說弘晝頑皮,可如今看來,皇阿瑪真是目光如炬,許多事上看的比我們清楚透徹多了。”
就連愁眉苦臉多日的四爺這一刻面上也有了些許笑意,不是因西北將士多了這筆銀子,而是為他的兒子感到驕傲。
他看著弘晝,正色道“弘晝,你可想好了這筆銀子一旦交給我,這事就再沒有轉圜的余地。”
弘晝苦著臉點點頭“我都想好了。”
“阿瑪您放心,我可不是那等說話不算數的小孩子。”
他覺得今日嘆的氣比這六年都要多。
四爺便將這銀子收了下來。
有道是吃人嘴軟拿人手軟,他收了弘晝所有私房錢,卻也沒好好夸上弘晝幾句,只是到了中午要大廚房給弘晝送了兩道弘晝愛吃的菜。
他剛吩咐完蘇培盛送菜后,則捧著匣子進宮了。
這幾日他為國庫空虛一事是日夜煩心,也曾如弘晝一樣想過將雍親王府的大部分財產拿出來,可后來想了想,他還是否了這個主意,一來皇上可能會覺得他在博人眼球,二來他這個舉動無異于將旁的兄弟與一眾大臣們架在火上,他都捐了銀子,別人若是不捐,可是不大合適。
如今弘晝這筆銀子拿的太是時候,他更是下定決心以后將銀子三倍奉還給弘晝。
乾清宮內。
當四爺將這匣子呈到皇上跟前,將整件事說了之后,果不其然,皇上面上也露出震驚之色,驚的他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當著皇上的面,四爺毫不留情夸贊起弘晝來“從前兒臣只覺得弘晝頑劣,可如今看來,兒臣等人都及不上他半分。”
“他時常說大清是他的家,更說先有大家后有小家,若是大家都過的不好,便是他日日吃盡天下珍饈,也是食不知味的。”
“看到弘晝此舉,兒臣是自愧不如。”
說著,他更是一撩衣裳跪了下來“有兒如此,兒臣既驕傲又自責,兒臣愿捐出雍親王府所有財產,供于西北將士
。”
他說的全部財產,只是明面上的所有財產,這些年他雖看著不問世事,可好歹也是有點私房錢的,再說了,偌大一個雍親王府也是需要銀子的。
一直跟在他身側,沉默不語的十三爺跟跪了下來,說愿意將自己府上的銀子也都捐出來。
皇上看著跟前跪著的兩個兒子,連聲道好,更道“有兒有孫如此,我大清何愁不能國泰明安,富足昌盛”
皇上向來是個行動派,當即就吩咐下去,從即日起前朝后宮一律節衣縮食,皇子大臣們也進行捐款。
對于一眾大臣們,皇上沒有要求每人必須捐多少,但對于皇子們,他可是下了死命令的,每個人得盡力而為。
這消息一出,可謂是滿朝嘩然。
一眾大臣雖舍不得銀子,但皇上先在早朝時褒獎了一兩個捐銀子闊綽的大臣,剩下的大臣們生怕自己銀子捐少了惹皇上不喜,一個個幾乎是傾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