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云山道人知道這事兒,肯定會高興的。”
“阿瑪,我想什么時候再去白云觀一趟,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云山道人。”
知子莫若父。
雖然四爺大概猜到在紫禁城中,皇上訓斥了弘晝幾句,所以弘晝才會迷途知返。
但四爺仍覺得弘晝不對勁。
若弘晝如此乖覺,這些年他何必費那么多心思
四爺點點頭,正好想看看弘晝到底又打的什么小算盤“從京城去白云觀路途不算遠,一來一去半日的時間綽綽有余,你既有心與白云道人賠不是,下午可以過去的。”
他四歲開始進上書房念書,每天天黑進學,一直學到天黑才能歇下,個中辛苦唯有他自己知道。
所以對三個孩子,他的要求并不十分嚴格,每日只要他們念書半日,剩下半日則學習騎射。
弘晝的騎射在同齡孩子中已算得上佼佼者,耽擱幾日并不要緊。
弘晝一聽說能跑去白云觀玩,頓時是眼前一亮,連連點頭。
只是下一刻他卻是聽見四爺道“不過你去白云觀時,我得派兩個人跟著你。”
弘晝臉上的笑容一滯“阿瑪可是不相信我”
答案是心知肚明。
四爺卻是淡淡道“自然不是,從王府到白云觀的路途說遠不遠,說近不近,雖說如今是太平盛世,卻難免有歹人,我這是擔心你的安危。”
這話弘晝會信嗎
當然不會。
可他還有別的辦法嗎
自然也是沒有的。
弘晝殃殃與四爺道謝后,則回去了。
縱然得四爺親赦假期,但弘晝覺得自己卻不是那等頑劣小子,每天下午依舊乖乖學習騎射,想著能與納喇星德一樣成為一個威風赫赫的大將軍。
雖說西北,青海一帶年羹堯與老十四軍功更高,但論起得民心,還是納喇星德更勝一籌。
他下定決心長大以后要成為一個與納喇星德一樣的大將軍。
弘晝是這樣與四爺說的。
他還記得四爺聽到這話時,面上滿是欣慰之色。
當然,還有個理由他沒說,如今小豆子才去了白云觀幾日而已,時間太短,該打聽的消息根本沒打聽出來。
一直到了第四日,弘晝才帶上四爺撥給他那兩個太監,騎馬趕去白云觀。
因香櫞的功勞,弘晝不過大半個時辰就到了白云觀。
一路上,他是信心滿滿。
要知道他背后可有皇上撐腰了。
白云觀的小道士見到弘晝過來,一個個俱是神色一變,如臨大敵的樣子。
但弘晝今日卻是客氣極了,甚至與守門的幾個小道士笑瞇瞇打起招呼來,“我額娘院里小廚房做的糕點味道不錯,今日我帶了幾盒給你們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