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氏看著眼前這個半大的孩子,搖搖頭,含笑道“五阿哥,多謝你了,我沒事兒。”
弘晝笑著道“三嫂,您不必這樣客氣,您和額娘他們一樣,喊我弘晝就好了。”
說著,他又道“三哥這人就是欺軟怕硬,若是以后他在這樣,您就說您要去告訴阿瑪,保準他乖乖的。”
董鄂氏笑了笑,沒有接話。
其實早在很久很久之前,她就曾在佟佳府上見過弘晝一面,更是聽人說起弘晝維護隆科多福晉一事來。
縱然大家不敢明面上說些
什么得罪隆科多的話,私下卻說李四兒死得其所,更說弘晝小阿哥是個熱心腸的人。
所以即便沒與弘晝打過交道,但董鄂氏就對弘晝印象極好。
說起來她也是個命苦的。
從小金枝玉葉,被長輩呵護著長大,誰知道這輩子最大的劫難就是她的親事。
一開始她知曉自己與雍親王長子定親,并沒有多大感覺,可隨著后來弘時的名聲越來越差,她對這門親事就不滿意起來。
她盼著雍親王府能夠退了這門親事。
她盼啊盼,四爺當真有退親的意思,誰知道一直將她視若珍寶的阿瑪竟告訴她已回絕了此事“并非我不疼你,也并非我攀附權貴,正是因為我在意你,所以才更不能回絕這門親事。”
如今雍親王是皇上跟前的紅人,儲君之位十有八九會落在他身上,他回絕了這門親事是一回事,可我們答不答應又是另一回事。”
“我替你退了雍親王府這門親事后,有人敢娶你嗎來日若真叫雍親王繼承大統,身為長子的三阿哥未必沒有被立為儲君的可能,到時候他怪罪下來,別說你,只怕我們全族都要遭受滅頂之災。”
“這門親事,我們沒有選擇。”
“來日你嫁過去之后,牢記自己的本分,我相信雍親王會看得見的,會替你做主的。”
每每回想阿瑪的這番話,董鄂氏就心如刀絞。
她甚至巴不得從一開始阿瑪額娘就沒有疼惜過她,這樣她也就不會傷心欲絕,縱然阿瑪嘴上說的好聽,但話里話外皆是舍去她一個,保全族的意思。
為了報答父母多年的養育之恩,她順從嫁到雍親王府。
可在她心里,從此往后董鄂一族的興衰榮辱再與她沒半分關系,她不會為了那些不在意她的人委屈自己的。
熱心腸的弘晝卻并不知道她心里想的些什么,絮絮叨叨道“三嫂,您要是平日里閑得無聊,可以去找我額娘或者鈕祜祿額娘說話,她們都是很好的人。”
董鄂氏點點頭,輕聲道“好,弘晝,你的話,我記下了。”
弘晝與弘歷這才揮手和董鄂氏告別。
回去之后,董鄂氏卸去珠釵后便下了廚房為弘晝與弘歷做心來,用她的話來說,做人該投桃報李才是,別人對她好,她也該盡力對別人好。
董鄂氏是個無可挑剔的世家閨秀,從琴棋書畫到女紅廚藝,無一不精。
很快,董鄂氏就差了丫鬟送了她親手所做的龍井茶酥給弘晝與弘歷送去。
前去送糕點的丫鬟名叫晴鐘,是從小陪在董鄂氏身邊長大的大丫鬟,說話做事也很是妥帖“五阿哥,我們家主子說了,說您從前喜歡吃的都是些味道濃郁的糕點,比如酥油鮑螺,比如蟹粉酥,這次我們家主子想叫您嘗嘗不一樣的味道。”
弘晝還是第一次聽說龍井也是可以做糕點的。
一塊塊糕點做的是精巧極了,翠翠的,看著很有食欲的樣子。
他拿了一塊
喂到嘴里,頓時是茶香四溢,茶味濃郁,不甜不膩,一口下去,還有淡淡的回甘。
吃的弘晝是眼前一亮,連連道“好吃,真好吃。”
他笑看著晴鐘,道“這味道皇瑪法肯定喜歡吃,過幾日我要進宮了,定要求三嫂給我做些,我好帶進宮給皇瑪法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