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日他卻是有要事要說,安慰四爺幾句后,這才道“阿瑪,您將三哥過繼給了八叔,那三嫂怎么辦”
四爺一愣。
這幾日他光顧著生氣,竟連這個問題都沒想過。
他掃了弘晝一眼,道“說吧,你要說什么,平白無故的,你不會來找我的。”
弘晝笑瞇瞇道“我這點小心思可是瞞不過阿瑪的眼睛。”
“三嫂是個好人,這樣好的一個人嫁給三哥真是鮮花插在牛糞上,若他們夫妻兩個恩愛有加,夫唱婦隨的,您自不必操心三嫂去留,可他們成親之后感情如何,您也是知道的。”
“不如叫他們和離吧”
他邊說話邊打量著四爺面上的神色,見四爺并未反對的意思,繼續道“您也曾是有女兒的人,可憐天下父母心,您就放三嫂一條生路吧。”
四爺想了又想,到底還是點了點頭。
三日之后,弘時與董鄂氏和離。
因為這件事,四爺與弘晝很是費了些心思,畢竟一開始皇上聽說四爺要將弘時過繼給老八的消息就不大贊同,可看在弘晝的面子上答應下來。
繼而四爺又要兩個孩子和離,皇上沒有答應的道理。
畢竟對皇上來說,弘時是四爺的兒子也好,還是老八的兒子也好,那都是皇孫,不會放著自己孫兒的幸福不管,去操心一個女子的幸福。
四爺見與皇上說不通,弘晝便親自出馬進宮了一趟。
弘晝是好說歹說,就差撒潑打滾,皇上這才松口。
當董鄂氏帶著嫁妝離開太子府的那一日,唯有弘晝與弘歷去送了她。
董鄂氏要搬去城郊的一個院子,這院子乃是她的陪嫁,不是她不想回她的娘家,而是她的娘家容不下她。
在她的阿瑪席爾達聽說董鄂氏要與弘時和離的消息后,專程來找過四爺一趟,話里話外的意思皆是大可不必如此。
四爺也曾是有女兒的人,對著席爾達是一頓斥責。
弘晝更是將董鄂氏送到了大門口,這才道“三嫂,縱然你與三哥和離了,但你永遠都是我的三嫂,是我的親人。”
“莊子上雖有護衛,可你也要小心些,若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差人送信給我。”
董鄂氏是再次連連道謝。
弘晝與弘歷兄弟兩人送了董鄂氏上馬車后這才轉身回府,弘晝瞧著一旁面露哀戚之色的弘歷,想著他以后的所作所為,鄭重叮囑道“哥哥,你以后得當個好男人,知道了嗎”
“未來嫂嫂可是我好不容易才幫你求娶的,若是你敢叫嫂嫂不高興,我定是要站在嫂嫂那一邊的。”
弘歷無奈,只能連連稱是。
弘晝卻想著以后他那滿后宮的妃嬪,上綱上線起來“我不信,除非你發誓”
弘歷是這個時代的男子,覺得三妻四妾是常事,正想著如何搪塞他時,就見著蘇培盛匆匆跑了過來“四阿哥,好消息,皇上給您賜了位側福晉”
“您啊,快去接旨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