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來了點興致,自從他登基已有三十多年,觀看學子們答題也不下十次,可卻從未見過如此鎮定自若的人。
他忽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慢悠悠的走了下去。
隨著皇帝似有若無的步伐聲響起,季青臨的余光里面出現了一片明黃色的衣角。
他微微嘆了一聲,心里吐槽了句這皇帝還真是不做人,隨即又開始靜下心來答題了。
皇帝對于季青臨的興致卻越發的濃厚了起來,沒看著只是因為他從座椅上走下來,就有幾個學子因為太過于驚慌而腿腳顫抖,甚至還有人嚇得字都寫不好直接打翻了硯臺,可被他的視線牢牢鎖定的這個人,卻像個沒事人一樣。
“真不錯”
皇帝在心里面暗暗的夸獎了一聲。
雖然他承認自己有點意氣用事,也有些任人唯聽,可那是因為他已經知道自己大限將至。
都快要死了,在這個位置上面兢兢業業了這么多年,他難不成還不能任性一下了
但現在嘛
他腰不酸了,腿不疼了,甚至連和他的妃子們恩愛的時候都龍精活虎的。
皇帝一下子就覺得自己又可以了。
他還可以在這個位置上再干二十年
沈黎和沈綏的那點兒子事情根本不會逃離開他的視野,只不過之前他是沒有心思去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過去了,想著等最后誰贏了就把皇位傳給誰。
現在他還至少有十多年可活,距離歸天還早得很。
這兩個兒子就開始謀劃他屁股底下的位置了
眼前的這個年輕人謝君則的弟子,謝君則本身就是一個從不沾邊的純臣,他若是提拔一下這個年輕人,可以好好的制衡一下沈綏和沈黎。
讓他們認清楚自己的位置
皇帝原本想的,就算季青臨殿試的成績沒有那么突出,也要欽點他為狀元。
可卻不曾想,等到學子們去偏殿等候,他拿到季青臨的卷子的時候,一下子就從上面挪不開眼了。
首先引得皇帝震驚的就是那一手字。
一個個鐵畫銀鉤般的字跡行云流水流水地展現在卷子上,筆酣墨飽,豐筋多力,又帶著一股和他本人一樣的淡雅從容。
皇帝拿著卷子哈哈一笑,止不住的向旁人夸贊,“這可真是一副好字”
禮部尚書不由得笑道,“不知是何等的錦繡篇章,竟讓圣上如此側目”
皇帝朝他揮了揮手,“過來一起瞧瞧。”
禮部尚書也在瞬間便被這一副字跡給震撼到,那每一個字眼中間透露出來的蒼勁風骨,讓他完全不敢想象,這竟是出自一個尚且不足二十歲的年輕人之手。
皇帝臉上的笑意更甚了,像是在夸耀著自己的一個孩子一樣,帶著點炫耀的意味在里面,“愛卿不曾想到吧”
禮部尚書立馬拍起了皇帝的馬屁,“陛下當真是慧眼識丁,此人不同凡響啊。”
看完了字,皇帝又開始和其他監考官們討論這篇文章的內容。
季青臨答題的切入點四平八穩,整篇文章沒有半分的尖銳之處,但字字句句都十分有力,用最平和,最不卑不亢的文字,將所面臨的問題一一指出,還給了切如實際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