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扶琉很喜歡新得的小楠木箱。
雕工精美,色澤光潤,年月悠久的老木料,湊近了細聞,發散著若有若無的清香氣。
這么精致個小木箱,多半是女兒家閨房里的物件,里頭放的東西也不會差。
唯一的小毛病,它用了密字鎖。
密字鎖不像尋常銅鎖用的是簧片,而是用了轉輪密字,轉對了密字才能打開。
密字鎖不常見,只有識文斷字的大戶人家用的多。最常見的密字鎖有三個轉輪,每個轉輪上搭配四個字,行話里俗稱“三環鎖”。
三環鎖不難開,只能唬住不識字的小賊,攔不住行家。只需多試幾次,正確的三個密字拼成一行,鎖孔對齊,輕輕巧巧捅開鎖頭。四環、五環的密字鎖就沒那么容易猜了。
葉扶琉對稀罕東西的耐心足夠好,有一次碰到五環鎖,五個轉輪的密字。她從早到晚試了幾百次,硬生生試出了密字。
不過那次漫長的試鎖過程也讓她的興趣大減,試出了密字以后,她只把鎖留下,箱子連里頭的東西全扔了。
這次的小楠木箱與眾不同,用足足了七個轉輪,每個轉輪上四個字,密字輕易試不出來。
葉扶琉隨意試了幾個組合,果然打不開。
她并不著急。
探索的美妙在于過程,而不在于結果。裝有罕見七環密鎖的楠木箱里究竟裝了何等貴重物件,猜測過程的朦朧美好,遠勝過最后水落石出的那一刻。這個道理她從很小就懂了。
整個晌午,她就抱著打不開的小楠木箱,背靠著長廊木柱坐著,偶爾晃一晃小木箱,聽聽里頭的響動。
響聲清脆,份量不輕。鎖在箱子里的不知是金,還是玉
高價請來的木匠揮汗如雨,還在繼續倒騰那幾根貴重的花梨木料。
白天里雇請的短工也上門了。
葉家當家的是未出閣的小娘子,雇請的短工也都是鎮子上力大的健壯婦人,按著葉扶琉的吩咐,吭哧吭哧地繼續滿院子挖坑。
請人挖坑的藉口,是“翻新庭院,鏟除草根”。
真正的原因當然不是這個。
天下沒有無緣無故被拋棄的家宅。像這種突然荒廢的大宅院,連個看守老仆都不留的,多半是主人家出了禍事,為了避禍匆忙遠走。
人走得匆忙呢,東西就來不及收拾。主人家多半會把來不及運走的貴重物件往庭院地下埋,俗稱“舊金”。
對于葉扶琉這種倒騰宅院的行家來說,如果能找到當年留下的“舊金”屬于意外之喜,行話俗稱“摸舊金”。
這次運氣不大好,前院后院仔仔細細犁了一遍,掘地三尺都沒發現埋在地下的寶箱,只從后院的梨花樹下挖出了兩壇酒。
“摸舊金”摸了個空,也是常見事。葉扶琉叮囑把兩壇老酒抬去廚房,抬頭看看天色,心平氣和地發布下面的活計。
“勞煩各位嬸子大姊,把草根拔干凈后,坑洞原樣填平,前院整治的干凈齊整有氣派。”
“前院修好了,再去后花園挖幾行小路出來。后園太素凈了,我想在路邊埋點磚頭尖,再鋪點鵝卵石小路之類的,拼出活潑別致的圖案。”
比起前院的挖坑填坑來說,后花園算是細碎活計,短工婦人們笑開了。
“往哪兒挖小路直的還是彎的”
“小徑隨意自然。”葉扶琉好脾氣地應答,“當然要彎彎曲曲,九曲十八彎的最好。”
二十來位健壯婦人說說笑笑地干活到了傍晚,前院整治得干凈齊整又氣派,坑坑洼洼的地面一律填平,后花園新開出來一條九曲十八彎的羊腸小徑,用腳踩實了,小徑鋪上一層鵝卵石,大小石頭拼出各式各樣的花鳥魚蟲圖案。
有婦人還要主動搬動墻角的大摞磚頭,“趕一趕時辰,把小路兩邊的磚頭尖兒拼好再走。”葉扶琉笑吟吟地阻止了。“多謝嬸子好意,時辰不早了,今天的活計就干到這里,各位嬸子結了工錢,趕緊回家做飯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