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祭拜呢
她原本是打算去鎮子臨河的水邊的。鎮子上兩百來戶人家,中元節慣例都去河邊燒紙。
自從在五口鎮落戶,至今已經安分守己待滿三個月了。平靜的歲月也太平靜了些。
既沒有被人懷疑盯梢葉家來路不正,江寧城的通緝令也撇清了干系。鄉鄰熱絡友善,布帛生意按部就班地往來。啊,門外還有官差隔三差五地催繳募捐,簡直越來越像正經商家了。
就連祭拜燒紙的地方都是天天路過的鎮子河邊。
葉扶琉琢磨著,難怪這兩天有點提不起精神來。
正好這時,魏桓下樓的腳步頓了頓,側身瞥來一眼。兩邊的視線在半空里對上一瞬,葉扶琉直接開口問
“魏三郎君,今天中元,你們帶鷹出去,可是要出鎮子祭拜先人我們葉家也打算尋個清凈少人的地方祭拜先人,能不能一起跟去走走”
魏桓沉吟片刻,如實說,“今日打算入山祭拜故人,順便放鷹,路途不會近。早晨出去,入夜回返。不知葉家會不會覺得不便”
“方便方便”葉扶琉聽到那句“入山放鷹”,人立刻精神了,隔墻大聲地喊秦隴,“驢車主人走了沒有我們今天趕遠路,給他加錢”
車轱轆隆隆轉動,轉過凹凸不平的山間路。
兩家車馬出了鎮子,前頭是魏家的馬車,魏大駕車,魏二騎馬跟隨;后頭跟著葉家的驢車,葉扶琉和素秋并肩坐在車上,左右兩塊大擋板,秦隴在前頭費勁地扯韁繩,甩鞭子,試圖讓大青驢停止啃路邊青草,乖乖趕上前頭馬車。
“吁”魏大再次勒住馬轡頭,馬車停在路邊,等后頭的驢車趕上來。
急性子給磨得沒了脾氣,魏大抬頭看看頭頂,“嗐,都快中午了,一半路都沒趕到,這還沒進山呢。”
車里傳出的魏桓嗓音倒是平緩如常。“心意到了,在何處祭拜并不要緊。趕不及上山頭,在山下祭拜也是一樣的。”
山野空曠,身后傳來清脆的小娘子說話聲,秦大管事拼命趕驢的呵斥聲,偶爾還有幾聲大青驢不高興的叫聲。
“秦隴,你別抽它。把驢犟脾氣抽上來,信不信它站路邊給你撂挑子。”
“那怎么辦這賊犟驢看著壯實,往前三步往后一步的踩小花步,走到天黑也走不了幾里路。”
素秋驚喜說,“娘子,它吃我遞過去的梨。我看它一路啃草啃個不停,它是不是餓了”
葉扶琉也喂了一塊梨,瞅著大青驢搖頭晃腦的香甜吃法,“我知道了,肯定是它主人早上什么也沒喂就把驢送來,指望我們出口糧。看把驢給餓的。”
秦隴氣得半死,“無良奸商我還加了一倍錢”
這邊四處翻口糧,連干草帶果子把大青驢給喂個七成飽,驢車終于趕上前頭路邊的馬車了。兩家繼續往山里行。
葉扶琉抬頭看看頭頂日頭,難得生出點歉疚心意,對著馬車喊,“魏三郎君,雇來的驢子不聽話,耽擱時辰了。你們要祭拜的墳頭
可是在山頭上我們加緊進山。”
并行的馬車掀開車簾,露出魏桓的側面輪廓。
“不去墳頭。祭拜的故人之墳冢在百里外,今日帶出鮮果香燭,只是遙拜而已。你家呢中元祭祀可有什么講究”
葉扶琉搖頭,“先人的墳冢在錢塘老家。我今日也是遙拜。”
“這樣”魏桓思忖著,看看頭頂天色,“前頭進山,我們尋一處好景致的清幽地,半山祭拜如何也好早些放鷹。”
葉扶琉無異議,就這么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