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蘇嫻當得起貴女典范。她驕傲,也善良。氣度和教養深入骨髓。當年在宮宴上,晉太妃當眾夸贊蘇嫻端莊賢淑,使得蘇嫻美名遠揚。
也正因如此,忠勇侯府巴巴地來求娶。可如今才過去四年多,真是何其諷刺。
“大姐,”這時,蘇綰開口“你就沒想過和離嗎”
“和離”蘇嫻茫然喃喃“談何容易”
談何容易呢
那是忠勇侯府,并非普通市井之家,牽一發動全身。不僅連累蘇家,或許還會損害更多利益。
更重要的是
蘇嫻神情些許落寞,幽幽嘆了口氣。
這廂,蕭毅從菀娘的院子出來,已經夜深。
“二爺,”小廝稟報“夫人還在蘇家,可要去接”
蕭毅低嗤了聲,并無去接的意思。
因著他養外室的丑聞爆出,侯夫人逼迫她對蘇嫻好,多多少少做樣子給蘇家看看。起初蕭毅答應,但后頭漸漸查到些事后,連樣子都不想做了。
他在酒樓被打,還有后來菀娘前夫狀告官府的事,樁樁件件跟陸安荀有關。一個毛頭小子,中個狀元就忘了幾斤幾兩,居然敢為蘇家出頭。
“陸安荀”蕭毅咬牙切齒吐出這個名字。
此人害得他白白丟失到手的肥缺,若不相敬一二豈不失禮
思得此,他低聲問“事情都安排好了”
小廝回道“安排好了,只等二爺下令便可行動。”
蕭毅點頭,抬腳入了馬車。
四月底,進士老爺們的聚會漸漸變少。
原因無他,吏部對這些人的安排已經落定。先是外放人員,得了授官文書的已收拾行囊離京上任。而仍留在京城的,大抵是領京城雜缺的人員。
不過哪怕留京領雜缺也比外放好,畢竟天子腳下離朝堂近,方便高升。是以,還留下的進士們暗自竊喜。
這其中,陸安荀和杜文卿也被留下來。
然而除了雜缺,還有一個肥缺引人矚目,那便是翰林院學士。
翰林院學士定額有六員,前頭一員高升去了別處,空了個缺出來,正好又逢進士出爐,是以,這個職缺成了人人垂涎的肥肉。
不過有小道消息說,吏部正在考慮補缺的人選,狀元郎陸安荀和探花郎周秀皆在其中。
這消息蘇老爹也聽說了,暗暗高興,也暗暗期待。
“若是陸賢侄能點翰林,日后必定入閣拜相。”他說。
柴氏也很有信心“他是會元,又是圣上欽點的狀元,才學眾人看在眼中,若不是他,何人能勝任”
“噫夫人此言差矣。”蘇老爹說“吏部授職,不只看才學,乃多方考量。”
柴氏一聽,忖了忖,說“老爺,你可有法子相助”
蘇老爹搖頭“若是雜缺我倒能幫上些許,可翰林學士一職乃天子近臣,我哪里插得上手非內閣及樞密院之人不可能。”
“不過,以陸賢侄的本事,無論考量哪一方,想來都能勝任。”
言下之意,便是十拿九穩了。
可偏偏沒多久,這里頭出了岔子。
這日,蘇綰正在腌制干蕨菜,卻聽得婢女云苓匆匆來稟報說,陸安荀在瓊林苑打人了,事情鬧得極大。
“為何打人”蘇綰不解,陸安荀雖愛行俠仗義,卻不是沖動無腦之人。
“不清楚。”云苓說“陸姑爺被抓進開封府,老爺和林大人一同去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