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蘇泠,開國伯府蘇家三女兒。
我自小錦衣玉食長大,從未體會過人間疾苦,也未感受過愛一個人之隱忍。
我若喜歡誰,便只管全身心去喜歡,毫無顧忌,毫無保留。
譬如一皇子。
我們相識于冬天,作畫、撫琴、吟風弄月。高山流水,相見恨晚,他承諾于我最后負心于我,我愛極了他也恨極了他。
在我的世界里,感情濃烈若酒,也苦澀如茶,可它們總歸是轟轟烈烈地存在著。
所以,我并不明白,默默愛一個人是件怎樣的事。
與杜公子相識,只是個普通的意外,普通到哪怕再次見到他,我依舊記不住他的名字。
在我而言,我與杜公子的關系不過泛泛之交,乃歲月長河中清淺的一抹痕跡。
他像個過客,像個“認得卻不熟悉”之人。像晨間楹窗下的光,時光游走后,便也淡忘干凈了。
直到有一天
“小姐,門外來了個奇怪的人,抱著匣子說非要見您。”
“何人”
“他說他是杜大人的小廝。”
“杜大人哪個杜大人”
“小姐忘了三年前,在大理寺地牢亡故的那位杜大人,哦,好像是叫杜文卿。”
彼時我正在作畫,莫名愣了許久,連何時開口請人進來的也不知。
那小廝被婢女帶進來,他常跟在杜公子身邊,我總算有些印象,
他懷里抱著個匣子,見了我竟是哭著跪下來。
“恕小的魯莽見小姐,小的原本也猶豫是否要將此事告知。可小的心疼公子,不忍他獨自做了這么多卻無人知曉,也不忍他一顆真心埋葬黃泉永不見天日。”
我蹙眉“你到底想說什么”
那小廝把匣子放在我跟前,然后打開。
他問“小姐,您可還記得這幅畫”
我垂眼,見匣子里裝著許多信箋,信箋最上頭是一幅畫。
那幅畫我認得,乃我多年前與一皇子最后一次相會,為他而作。后來我們斬斷情緣,那幅畫就單獨收了起來。
因這幅畫稀珍,便常常拿出來睹物思人。后來不慎損壞,打算拿去修時,卻在鋪子門口遇到杜文卿。
杜文卿跑得急,將這幅畫撞落地上,弄臟了。
當時我看著殘破的畫,宛如我小心翼翼藏著的感情。那一刻,我奇異地釋然,終于決定將往事塵封于心底。
那幅畫最后交給婢女隨意處置了,孰料又出現在這。
婢女跪下來求饒“小姐,是奴婢貪心,奴婢見小姐不要了就想著拿去鋪子里賣錢。這幅畫在鋪子里放了許久也沒賣出去,后來聽掌柜的說有人高價買走了,當時奴婢還想著是何人這般傻,卻沒想到是杜公子。”
我又看向那小廝。
小廝說“是我家公子買了,他花了全部
家當買來的。小的一直不理解,公子為何花那么多銀子買一幅壞了的畫,直到后來”
他眼眶發紅“后來才明白公子的心意。”
我依舊云里霧里“你家公子到底是何心意”
小廝說“小姐自己看看吧,公子的心意全部藏在信中,這些信是小的收拾公子遺物時發現的。”
他終是忍不住哭起來“我家公子我家公子命太苦了。三年前讓我回青州,還說他在東京城一切皆好。可誰知道三年后,再見只剩一座青冢。”
他哭得傷心,我只好讓婢女帶他去偏廳歇息。
然后,我望著桌上的匣子,走過去打開里頭的信箋。
“淳化一年四月,吾高中進士,十年寒窗終不負夢想。然,今日吾幸遇一人,其仙姿品貌,莫不敢看”
“淳化一年五月,吾總算得知她名字,卻為時晚矣,佳人已婚定”
“淳化一年五月,與佳人朱家橋瓦子巧遇,攜手而奔,相視歡笑”
“淳化三年臘月,她晚歸。闊別一載,終于得南熏門城下相見”
“淳化四年初春,城外尼姑庵下,吾狼狽而摔,不料得她一笑”
信一封一封地展開,我的視線慢慢模糊。展開最后一封信時,努力視物,方得見一句寂寥的話。
“身不屈,志已殘,癩刺豈敢配仙娥。此情了了,半生念,半生憾。若有來世,愿相逢少年。”
沒多久,婢女進來,驚呼出聲“小姐,您這是怎么了”
我茫然抬眼,這才發現早已淚濕衣衫。
“小姐,您怎么哭了”婢女問我。
我搖頭,慌亂將信放進匣子里,不愿讓人窺見這個秘密。
“還有何事”我問。
“小姐。”婢女高興說“宮里又派人送輿圖來了,除了輿圖還有一箱子有趣的玩意兒,小姐可要去看看”
我指尖觸碰匣子,冰冰涼涼卻恍恍惚惚。
半晌,搖頭道“不必了,讓人把東西退回去吧。”
婢女驚訝。
我說“把東西還給皇上,他見了,自然就明白了。”
慕如初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