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急公好義,一向為小弟拜服。小弟這里有句肺腑之言,請柳兄謹記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以后遇到婚姻之事,切莫急躁”
柳湘蓮雖疑惑不解,因是素來看重的薛虹所言,便默念幾遍,記在心頭。
回京路上,二人遇到賈璉,賈璉將小姨子尤三姐說給柳湘蓮為妻,柳湘蓮卻不過情面應下了,并留下鴛鴦劍做聘禮。
次日,二人進了京,柳湘蓮先送文生去拜訪謝媛兒的叔父謝巖之。
謝巖之在太學里擔任學正,為人清高孤傲,不屑與人同流合污,過得甚是清貧,入仕多年,也剛勉強在廣安門購置了一處二進宅子。
他見侄女婿獨個兒入京,無人照應,便撥了間耳房給文生住,早晚也好研討學問。
柳湘蓮眼見文生安頓下來,才離開謝家。
接下來幾日,他俞想俞不安,便去找寶玉,把賈璉許婚尤三姐之事說了。
聽得寶玉說尤三姐在寧國府混跡一段時間,是個絕色的尤物,立時發起怒來,趕去討還信物。
臨到門上,忽然想到薛虹之言,柳湘蓮便緩了一緩,拐到街上買了些點心,假意上門拜訪。
賈璉正在小枝花巷外宅,聽得柳湘蓮來,喜出望外,讓尤二姐置辦了一桌小菜,招待柳湘蓮。
進得門去,柳湘蓮見尤老娘言辭和藹,又是個早年喪夫的可憐人,便先卸下一分怒火。
少傾,尤二姐親自端了酒菜出來,美貌溫柔,言行有禮,柳湘蓮以其姐觀其妹,怒火再下一分。
席間,聽說她們母女三人家計艱難,這些年艱難維生,許多心酸委屈與自己頗有相似之處,心下生憐,再消一分怒火。
酒過三巡,賈璉無意中說起,尤三姐現在日日緊閉房門、吃齋念佛,不見外人,只待他來迎娶,柳湘蓮怒火又連消二分。
飯后,賈璉送柳湘蓮出來,路過一處房間,恰遇三姐在窗后閃過,花容月貌,含羞帶怯。
這驚鴻一撇,使得柳湘蓮最后五分怒火也只剩三分。
他帶著僅剩的三分怒火回到家里,暗想,自從家道中落,自己是個須眉男兒,也有許多委曲求全之處,何況她們無依無靠的母女三人
世道艱難,若當初真有什么不得已之處,也是虎狼當道,污泥遍地之過只要她誠心改過,從此與自己安于貧寒,未嘗不是一位賢妻
怕只怕,她本就是貪圖享受、水性楊花之輩
思及薛虹的囑托,一切都需眼見為實,是還是賢妻須得再試她一試
拿定主意,他便請媒人上門,言明下月初三是吉時,到時會上門迎娶,請尤氏母女做好準備。
到初三那日,柳湘蓮一不雇花轎,二不請賓客,只帶了一匹系紅絲帶的白馬,自己換了新郎官服飾,獨身上門迎娶。
尤老娘見這情景,直接氣個倒仰。
賈璉掛不住臉面,拉住柳湘蓮就要揍他,卻被尤二姐扯住衣袖。
來幫忙送親的賈珍、賈蓉等人,一時被柳湘蓮氣勢震懾,也驚得不敢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