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和楊嬋專挑著有人煙的地方走,一路繞行,走到乾元山時,比原定的七日要多出不少,掐指一算,用了大半個月才走到乾元山。
楊嬋一路吃好喝好,加之沒有使用寶蓮燈,走到乾元山時,頭暈、體弱的毛病已好了大半,實屬沒有再叨擾太乙的理由。
但是,楊嬋只要一日不跟她那寶貝破燈說再見,就一日有被破燈拖累的風險,基于此,哪吒還是帶著楊嬋上山了。
乾元山地勢險峻,高聳入云,山上綠樹成茵,草木繁盛,靈氣逼人,陡峭光禿的石壁上偶爾長著一圈翠綠的草,這里的云層厚重,低矮,卻不顯沉重,云朵形狀各異,顏色純白,沒過乾元山的半山腰,顯得乾元山莊嚴又不失秀麗。
山外,群山環抱,野鶴高飛,山與山之間隔著秀麗蜿蜒的涪江水,涪江東流直入東海,江水寬闊,凡人要度過江水到達乾元山除了坐船以外沒有別的辦法。
像這樣與世隔絕的仙山,本與凡間沒什么聯系,更別提坐船到達了,然而,太乙真人是個中奇葩,他修煉千年才終于得道,本該超凡脫俗,學著他師兄云中子做個隱世的閑云野鶴,偏偏學不會忌口,貪戀人間至味。
太乙貪得便是一口酒。
他自個兒不釀酒,就拜托遠方的農人每到月初攜著上好的酒,乘著江山的竹筏,度過涪江,將酒放到山底置放相應錢財的地方,一手拿錢,一手放貨。
拿到貨后,這個懶人不愿親自下山,拜托山間修煉的白鶴給自己取酒。
哪吒是太乙一手帶大的,太乙那些臭毛病,他都知道,每到月初他都能聞到太乙身上的酒味。
太乙是個丟人的神仙,都修煉成仙了,還會喝醉,喝醉了醉醺醺地繞著金光洞晃悠,看什么都說好。
看到哪吒則會多說三聲好。
年幼的哪吒面無表情地扶著發瘋的太乙,太乙拍拍他的肩,笑瞇瞇地說“老夫的好徒兒,好、好、好。”
哪吒自然不會白讓太乙發瘋,每到太乙喝醉、意識迷糊的時候,他就會討教賣乖,搜刮太乙洞府里數不盡的寶貝。
可憐太乙修行千年,功德無量,府中寶貝更是數不勝數,卻被哪吒掏空了一半。
真是他的好徒弟啊。
此時,正是月初,哪吒搶了給太乙送酒的竹筏,載著楊嬋往乾元山游動。
江面寬闊,水汽磅礴,一到河中,楊嬋站在竹筏上,便被白霧遮住視線,看不清前方。
她來到陌生的乾元山,心里緊張,又什么都瞧不見,下意識向哪吒求助。
她喊“哪吒。”
哪吒手里拿著劃槳的竹竿,掀開沉重流動的水流,發出嘩嘩的聲響,聽到楊嬋的聲音,沉穩地回應道“在這。”
話落,楊嬋循聲“噠噠”地跑來,在見到哪吒的身影后松了口氣,怕自己待會兒又“走丟”便緊緊攥住了哪吒的衣袖,哪吒劃槳的動作一頓,轉頭看向楊嬋,楊嬋倒是毫無覺察。
哪吒想了想,便把這種不尋常的動作當成理所應當,繼續劃槳。
水流平緩,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就將他們從河的這邊送到河的另一邊,來到了乾元山山下。
哪吒下船后,朝楊嬋伸出手,楊嬋抓住他的手從竹筏下跳下來,踩在濕滑的草地上,走了幾步,裙裾上便濕了。
這時,丹頂鶴聽到動靜往遠處飛來,它腳上掛著貝幣,在哪吒和楊嬋面前落下,張了張又大又漂亮的白色羽翼,長長的鳥喙稍稍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羽毛,而后抬頭用那雙純黑的眼睛打量著哪吒。
哪吒輕笑一聲,罵道“蠢貨,瞧什么”
丹頂鶴被嚇著似的,翅膀張開,細細的腳連忙往后退了幾步,纖細的脖子直直往后仰,生怕觸到這個殺星一般。
它一邊躲,腳上的貝幣刮在石壁上發出“哐哐”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