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唯就一塊幫系統理順這個關系。
[內史就基本等同于大秦的關中地區,即京畿地區。]
[咸陽隸屬于內史,級別上同縣,但你懂,都城自然是地位特殊,這導致內史雖然不是郡,但跟一個郡也沒什么兩樣。]
[除了咸陽,內史還包括秦國故都雍、櫟陽,曾作為呂不韋食邑的藍田、華陽太后的食邑華陽,商鞅的食邑商,以及王翦的老家頻陽等四十多個縣。]
系統表示它太感動了,竟然有兩個人在給它上課,雖然王離不知道。
“我聽懂了。”系統總結,“內史地區是大秦最繁華的地方。”
也是政令最先抵達的地方。
稚唯默念。
所以她才一定要到咸陽來,日后她若想實驗什么或是改進什么,都能盡快看到效果,若有不妥也能及時整改,不至于造成嚴重后果。
“郡縣制想必不用我多說了”
王離的聲音打斷稚唯的思路,她應道“嗯,小將軍說說鄉和里吧。”
大秦是典型的郡縣制。
這里的“典型”是指,與楚國那種被貴族轄制的混亂郡縣分級不同,大秦依托于軍功爵形成的“郡縣鄉里”行政單元,才是稚唯更為熟知的、且演變后存在兩千年的制度雛形。
但再往下的基層劃分,稚唯并不太清楚,還需要王離給她講解。
“那先說'里'。”王離道。
大秦二十戶以上各設一名里典里正,一名伍老,他們并非由官府指定,而是由黔首們自己推舉出來的德高望重者擔任。
秦國“里”的結構同稚唯在楚國看到的一樣,都是封閉式的,外有圍墻,由里監們負責守門。
“你們即將入住的,”王離手持馬鞭指指某個方向,道,“就是建章鄉下的新安里。”
新安里。
夏翁重復念叨了兩遍,笑呵呵道“不錯,這地名聽起來就讓人舒服。”
而且莫名契合夏家他們既是“新人”,又要在此地安居。
稚唯心道,不知道蒙恬是不是特意挑的這地方。
“里”再往上一級就是“鄉”,鄉長如今的稱呼是鄉嗇夫,或稱鄉夫、鄉主。
稚唯若有所思地問“方才剛進建章鄉時,那些人看到我們出現,就說要去告訴'章老丈',他可就是建章鄉
的鄉嗇夫”
“不錯。”王離對小女子的敏銳度表示贊許,提點她道,“鄉夫負責全鄉的戶籍、收稅、征發徭役、征兵等等事宜,偶爾還會協助官府審理案件。”
稚唯聽后了然。
所謂人情社會,古往今來都是一樣的。
他們作為外地人現在要入住“村里”,如果想盡快融入生活,就必須跟“村長”打好關系,起碼不能交惡,否則以后吃虧都不知道怎么吃的。
雖然夏家二口人并沒有表露出忐忑不安,但王離還是寬慰道“放心吧,章翁雖然不茍言笑,為人卻向來處事公正。”
這意思就是讓稚唯他們不用擔心被人吃拿卡要。
王離想了想,又道“除了鄉嗇夫,還需要你們稍微留心的是二老。”
二是虛指,“二老”的性質跟伍老一樣,都是當地受人尊敬或資歷深厚的老者,名義上是負責教化,基本不干涉政事,但如果鄉里有什么重要事宜,他們會被一并請來,一是作為老者,各種生活經驗豐富,說不定能提出可用建議,二是能起到旁聽見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