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悄無聲息來,又悄無聲息走,在刻意封鎖消息的前提下,除了章老丈和個別敏銳者,無人在熱切關注水車之時注意到他們。
稚唯隱約見過卻毫不在意,也就不知道一隊人離開建章鄉后直奔咸陽官府,要再親眼見證新農具。
不過,最近接連出現的三四種新農具,還真不是像蒙恬所認為的那樣,全是出于稚唯的功勞。
〈58〉
稚唯自知在農業方面,她基本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能回憶出秧馬和踏碓的完整構造全是因為它們簡單,而且有搖搖馬和蹺蹺板這種聯想事物在。
但要是想徒手造出曲轅犁,那就是在純純難為她。
因此,最初稚唯并沒有把改善鄉民生活的重心放在農具上頭。
只是等夏家安頓下來之后,她為了盡快摸清周邊的情況,天天在新安里“閑逛”“玩樂”,她不可避免會經過田地,并目睹鄉民們小心伺候莊稼、收割莊稼的過程。
許是見得多后就真被刺激了記憶,忽然就會有念頭憑空在稚唯腦海中冒出來。
我覺得他手里的農具可以變成什么樣。
或者是。
為什么他不用什么樣的工具
當腦海中產生模糊的影子,稚唯便忍不住想讓夏翁幫忙實現,希冀能做出實物來。
系統見她忙忙碌碌,不免調侃道“說好自己對農具一竅不通呢”
稚唯看著新產出的農具,看著水車順利運轉,她既欣慰高興,又滿眼贊嘆。
聽到系統的話,稚唯由衷笑著,也是自我反思。
[我是真的不懂,只是討巧擁有一點來自后世的優勢罷了。
你看這麥杉、耬車,是農戶們做不出來嗎只是因為他們從來不曾想過原來還能這樣,或者想到了,但不會為了一時閃過的念頭費心費力費錢去做試驗。
相反,很多東西未必我懂,但我見過有印象,正因如此,在其他人對未知事物半信半疑時,我對它們的真實存在非常肯定,自然愿意去花時間做嘗試。]
從零創新永遠比重復制造要難。
而她起到的作用就是把“零”變成“一”,指明方向,再由他人逐步去實現“百分百”。
當然,她嘗試的過程會這么順利,離不了夏翁的助力。
“若不是大父手藝高超,還能聽懂我那不夠精確、甚至含有錯誤的描述,別說那么大只的水車,打谷機恐怕都做不出來。”
稚唯連連感嘆道。
“行了行了,”夏媼推開笑得合不攏嘴的夏翁,假意嫌棄地道,“阿唯這些天已經夸得夠多了,再夸下去,你大父都不知道家門朝哪兒開了。”
稚唯趕緊抱住夏媼的胳膊,殷勤道“大母也辛苦了,這些天留你自己收拾家里,我們都沒幫上忙”
收到女孫的信號,夏翁趕忙接道“是啊是啊,索性水車已經架好了,我和
阿唯現在空閑下來,立馬跟你一起拾掇”
“用不著。”夏媼大手一揮,不在意道,“咱們家又沒有多少東西,除了阿唯那些藥材我沒動,其他早都整理好了。”
稚唯點頭“藥材不急,我自己慢慢歸整便是。”
已經炮制好的中藥只要存儲條件得當,可以存放很長時間,按照性質、屬性不同,短則兩年,長則十年,甚至更久。
“倒是院里那片空地,”稚唯跟夏翁夏媼商量,“這個秋冬可以先種些菜,避免空置。但明年阿唯還是想留作藥田使用。”
“沒問題。”夏媼不無同意,只是擔心,“阿唯以后對藥材的需求量很大吧那塊院田的面積可不大,夠你用嗎”
稚唯聞言苦笑,“藥材哪有夠用的時候呢”
夏翁提議道“不如我去鄉里租塊地就是可能租不到產量太好的。”
建章鄉的人都很辛勞,能種地的良田早就被開發得差不多了。
稚唯搖頭道“不用啦。洋金花、烏頭這類藥植含有毒性和麻醉性,我不放心種在外面。”
之后她應當會更加忙碌,沒時間上山下河采摘挖掘中藥,雇短工去采集她又不放心,萬一出了什么意外,以她現在倍受限制的處境,可不好處理。
所以在夏子推的商隊沒到咸陽之前,在她可以信任且懂醫藥的人手沒有培養出來之前,她還是先用自己親手種植的比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