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眼下,韓林帶來的這支商隊,不算韓家母子,總共有二十三人,吃住都是問題,但稚唯根本沒操心,章老丈就幫著把韓林等人的“居留證”辦好了,只要帶著他做好記錄的“驗”,韓林等人再離開咸陽去別的地方的時候,就不會因為“身份證”的問題被關卡限制。
唯一受限制的,就是這二十三人在咸陽逗留的期間,只能借住在新安里劃定出來的幾戶人家里,不能隨便住別的地方。
不過夏子推對自己的商隊管理嚴格,人員中沒有不良嗜好,遵守章老丈的這點規矩對他們來說不是什么大事。
稚唯甚至發現,在沒有工作的現在,還有年紀偏小的商隊成員在捧著竹簡閱讀什么。
“那是子推的主意。”韓林解釋道,“商隊并不是隨時都在經商,總有停下歇息的時候,人一閑下來就容易多想、滋事,子推便讓大家從他那里借閱書簡、識字讀書,學好的有獎勵,商隊內部選拔時也會優先考慮學得好的成員。”
韓林還順勢講了一些商隊其他的管理辦法,稚唯聽得一愣一愣的。
在秦國,黔首想要正經識字得去請求“私學老師”,那還得看“老師”愿不愿意教你,想要深入學習就要努力考進官辦學室。
夏子推這可好,在商隊里辦流動圖書館,大搞學習競爭。
系統驚訝道“咱小叔父好有遠見”
稚唯“”誰跟你咱。
不過有一點稚唯很想知道“他們學的什么字”
韓林注視著很會抓重點的小女子,眼含贊嘆,簡言道“秦字。”
稚唯挑眉。
文以載道,以字載文。
七國文字各不相同,即便如今除齊國外,中原大地盡歸秦國,但各國士子、貴族們極少有人能意識到“書同文”的未來,對他們來說,秦字等于“外語”,大家還是習慣用自己熟悉的文字。
尋常黔首沒有識字基礎,鄉音難改,與大秦官方更是無法直接交流,二者之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需要“中介”,這之中就容易產生信息誤差,或是被人利用。
而夏子推現在就讓商隊的成員學習秦字,等到真正“書同文”的時候,他的商隊早就融入到秦國之中,甚至混得如魚得水了。
系統說得對,夏子推的確很有遠見,不光他自己早早意識到秦國統一的必然性,他還帶著周圍人提早一步為適應新環境做準備。
對文字問題一問一答后,稚唯和韓林默契地轉開話題。
“林阿兄,你到內史后,可有遇到什么令你格外注意的事”
“每到一處縣城、關卡,巡查便會更嚴,算嗎”韓林回憶著,補充道,“不過比起向咸陽前行的車隊,秦吏對離開內史的隊伍檢查更嚴。”
稚唯心想,難不成還有哪里的孩童沒解救出來人販子團伙不止一處
“都檢查些什么”她問。
“什么都查。”韓林細數道,“傳、驗,隨身物品,不論男女老幼,所有人都要看。”
稚唯感覺這些聽起來都很稀疏平常。
直到韓林最后一句“連貴族的馬車也不例外。”
稚唯眨眼,“林阿兄怎知是貴族”
韓林露出一絲微妙的笑容,低聲道“我不光知道是貴族,還知道是趙國舊貴族這些年東闖西闖,別的不說,識人的本事我還是有的。”
稚唯聽后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