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所謂的齋宮一行,拋開各種外在形式不提,其實本質上就是借由供奉傳國玉璽來為大秦祈福。
不過,別看辛夷將此事說得很輕松,好像稚唯此行只需要帶上她自己,其他什么都不用干,然而實際操作起來卻是費時又費力。
單說稚唯自己。
她先要提前和奉常見上一面,傾聽一遍“居齋宮之幾大注意事項”,并牢記于心,再由太卜算出上好吉日,待徹底得沐浴焚香過后,這才能和其他祝者一同移步齋宮。
奉常的屬官里,掌管禮樂的太樂,負責具體祭祀事務的太祝,主管祭祀食物的太宰等人,更是忙得團團轉。
等真正去齋宮那一日的前一晚,稚唯要暫停飲食,住在奉常給安排的居室里,迎接屬于她的隆重待遇。
當然,這是夸大的說法。
但與稚唯平日里進出總是喜歡一個人,或者最多帶上辛夷一個侍女相比,現在她被十幾位美貌純潔的小姐姐圍繞著小意服侍的待遇,足以讓她感到受寵若驚。
系統已經自覺屏蔽了視野,但為了安全起見,它打開了小伙伴的健康監測數據,然后陷入極度困惑中。
“阿唯你體溫為什么不是、你臉紅什么呀”
浴室里熱氣騰騰,水聲潺潺,侍女們身上的輕薄單衣很容易被浸濕,稚唯匆匆收回眼神,對系統回以高深莫測的回答。
[你不懂。]
系統“”
有時候當一只統真的是挺無助的。
稚唯對祭祀流程一竅不通,只能全程像個真人玩偶一樣任由侍女們為她梳妝打扮。
從最初的清水浴到鮮花浴,從一開始只用香皂清潔,到最后完全浸泡在飄有柏、椒等象征避邪、長壽、平安意味的特殊湯池里
光是沐浴就花了四個時辰。
稚唯已記不清中間換了多少次湯水,她又換了多少次寢衣,后半夜始終掙扎在昏昏欲睡與饑腸轆轆之間。
直到一行人踏著第一天清晨第一縷熹微晨光抵達齋宮時,餓得嘴里直泛酸水的稚唯才終于吃上自己的第一口飯。
葵菜豆腐湯。
素得直接把稚唯干沉默了。
她倒不是對此湯有什么意見,早餐吃點清淡的挺不錯。
她是不由得想到之后在齋宮的幾天里,不會頓頓都是這個標準吧
并且稚唯深刻懷疑,若非她早前已經把豆油法搞出來,讓大家能夠有素油吃,怕不是現在這碗湯里一點油花都不會有吧
繞是稚唯提前做過心理準備,見狀依然還是想要嘆氣。
天可憐見的,她還在長身體呢,生理上對營養的需求是心理無法控制的啊。
當稚唯像個吉祥物似的跪坐在祭臺邊,為打發時間,已經無聊到一邊把祝者們的禱祝聲當背景音樂,兩眼往上瞄,偷偷觀察和氏璧雕琢而成的玉璽長什么模樣,一邊在心里開始思考起在
齋宮開小灶的可能性有多高時。
后宮開展了一場小范圍的議論。
起因源于諼年公主。
哪怕之前稚唯已是將有關女子生理周期的知識對公主傾囊相授,然而幾千年的時間鴻溝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諼年公主仍然覺得自己像在聽天書一樣。
一方面是需要時間去消化稚唯教的測算公式,另一方面是因為認知上的陡然轉變。
婦人竟然還有最容易孕子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