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好過到哪兒都聽人家夸她。
什么“齋宮”“祥瑞”“天意”甚至連“神女”一詞都出現了
稚唯只從宮人那里聽了個大概就不敢再聽,心道你們想要我死直說好了何必搞捧殺這一套
想到帝王常有的猜疑之心,稚唯一刻不敢耽擱,把行李放下就麻溜得趕赴曲臺宮請罪。
可把她憋屈壞了。
明明策劃一切的是秦始皇,是他一手把她推到現在的位置,讓她如今的聲望變得如此高,反過頭來她還得擔心秦始皇猜疑她。
這都什么事啊
誰還記得她是個醫家大夫
秦始皇背著一只手,垂眸看著高臺下恭恭敬敬請安的小女官。
不知是因為陽光的映照,還是心有情緒在沸騰,小女子那一雙靈動的眼眸里仿佛有什么在燃燒似的,熠熠生輝。
挺有活力。
秦始皇捻著大拇指上的玉韘,淡淡地道“看來果然是裝病。”
“咳咳咳”
稚唯差點嗆死。
干嘛啊
彼此心知肚明的事情干嘛要說出來呀
“臣確實略有不適,恐是換季的原因。”稚唯硬著頭皮找了個理由,趕緊轉口道,“如今暑熱未消,又添秋意,陛下也要愛重自身。”
秦始皇似笑非笑哼了一聲,對小女官的關心不置可否,也沒提對方請罪要怎么處置,直言道“行了,朕身邊還有無且,不用你操心,忙你的去吧。”
于是稚唯帶著大堆賞賜被打發走了。
[要是秦始皇能一直這么痛快大方就好了。]
系統吐槽道“用你們人類的話說,這樣的甲方可不好找。”
不管怎么說,走完這一趟,稚唯反正是松了口氣,想必過不了多久,宮中那些令她頭皮發麻的“夸贊”之語就會消失了。
辛夷卻怕女官覺得帝王不重視她,回房后便主動出言解釋道“因為蝗災,陛下已忙碌多日”
稚唯聽著侍女一條條復述這段時間中央發出的政令。
有一些她在外已聽過,但到底不如宮中知道得清楚。
比如,
“以粟換爵”。
其實在史記之中,早有對蝗災的記錄。
秦王政四年,七月,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
這場蝗災在太史公記載其他六國歷史時也有提及,并形容蝗蟲“遮天蔽日”,可見災情嚴重程度。
大秦已經有過經驗教訓,現在又有山藥芋頭兩種高產作物填補糧食空缺,那么應對今年這場蝗災,官府本該更加順利。
可秦王政四年的大秦只需要處理自己本國的蝗災,如今國土面積幾倍得增加,政局又頗為復雜,哪怕今年的災情要輕不少,處理難度也是不可同日而語。
秦王政四年時,為應對官倉糧儲不夠賑災的問題,秦王政頒發王令,“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即只要黔首貢獻出千石糧食,就可獲得爵位一級。
想也知道,尋常黔首哪來的千石糧食,而貴族又不缺低級爵位,所以這條王令實際針對的是有錢但地位底下的商賈,與一些小地主。
在此之前,爵位是“軍功爵”,黔首想要獲取爵位都得上戰場拼殺,那是要拼命的,突然一下子有這么個機會,只要繳納糧食就能得到爵位,哪怕是最低級的爵位,不說富商,就是家中稍有余糧的黔首都想咬咬牙努力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