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與系統解釋,她不是不確定,而是肯定以及確定就是張良那些人在搞事情。
蝗災的發生早有預兆,秦始皇又神來一筆,讓她來了個“齋宮幾日游”,在災情發生時,把她擺在臺前充當表率,引導黔首提前收糧,放出家禽大隊“迎敵”。
官府應對得當,不僅及時賑災,太醫官署也在積極進行防疫
這么算下來,黔首們的綜合損失不算特別大,民心竟然奇異地聚向大秦。
那反秦分子可不就著急了
而作為在這期間有意無意發揮作用的她,簡直就是反秦人士的眼中釘肉中刺。
夏子推,甚至包括秦始皇自然要保護她。
〈133〉
事實就如稚唯猜測的那樣。
這波,反秦遺民與態度曖昧的貴族們損失嚴重。
尤其是六國舊貴族。
這些心高氣傲的貴人壓根沒將大秦官方的推廣放在心上,哪怕聽說“高產百石”也只當秦人在吹噓,山藥芋頭是賤民之物,口感又不如米面,他們自然不想種,甚至對此嗤之以鼻。
結果這下可好,不僅借糧災生事的意圖破滅,高價收購的糧食賣不出去,徹底賠本。
荒僻而閉塞的小院中,集結了崩潰破防的“同道之人”。
張良站在院中,靜靜聽著里間的各種謾罵泣哭。
或許早知道他們隊伍里大多數都是這種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貨色,一時間也談不上失望。
只是多少有些郁氣。
難道暴秦的氣運就如此強
耳聞靠近他的腳步聲,張良沒回頭,平靜地問“找到項籍了”
項梁苦笑著搖頭。
說起二人的相識。
項伯當初犯下殺人罪,被當時在下邳為任俠的張良包庇藏匿,得以保命,張良和項梁才因此結識。
若說這支混雜六國遺民的隊伍里還有哪幾個是真心謀劃著復國反秦的,那他們彼此算是其二。
“我這猶子一直對那小女子態度不明,連我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項梁頭疼地道。
“那小女子”
張良低聲念著夏稚唯的名字,眼中的情緒晦澀難懂。
項梁緊緊皺眉,咬牙切齒道“夏家明明都是楚國人,怎會委身于暴秦真是沒骨氣”
楚國人
張良無聲哂笑。
看來項氏確實大不如前,連情報都查不全。
但張良沒對同盟說什么,只撫平衣袖,隨意道“無妨,就讓項籍繼續試著去接觸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