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夜祝卿梧知道了上一世的真相,兩人的關系似乎比之前和緩了些許。
至少祝卿梧不再像以前那樣排斥堂溪澗,決絕地想要和他斷絕一切關系。
堂溪澗依舊有空便會過來,只是他畢竟是天子,不能常來,因此更多的時候只是托人送來各種各樣的東西。
很快,善堂的庫房便被堂溪澗送來的東西堆的滿滿當當。
玉珠看著庫房里他們所有人加起來也吃不完的東西,道:“祝哥哥,我覺得善堂再多養活十個孩子也沒問題。”
祝卿梧聞言抬頭看向窗外。
此時已是深秋,百木凋零,空氣中已經能感覺到森冷的寒意。
堂溪澗想起上一世梨白村時的經歷,嘆息道:“馬上就要入冬了,善堂確實會再多一些人。”
祝卿梧所言沒錯,這幾年大涼連年逢災,又屢遭戰火,因此百姓的生活艱難。
郢都畢竟是天子腳下,比別處要好上許多,但第一場大雪后,街上還是出現了許多衣著單薄的孩童,甚至還有剛出生沒多久的嬰兒。
祝卿梧也知自己不可能庇護所有無家可歸的孩子,但力所能及之內的還是全都帶了回去。
善堂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雖然開銷一下子大了不少,但好在孩子們都十分懂事,每日除了讀書,都會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日子也不算難捱。
這日祝卿梧正在教他們認字,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小孩子注意力差,一聽見敲門聲,立刻有人起身去開了門,然后飛快跑了回來。
“誰啊”祝卿梧問道。
“不認識。”小孩兒搖了搖頭,“是一個老爺爺。”
“老爺爺”祝卿梧本以為是這里的村民,但這里的人善堂里的孩子基本都認識,因此他也有些好奇地起身向外走去。
掀開冬日厚重的門簾,果然看見外面站著一個穿著深藍色棉服的老人,老人的懷里還抱著什么東西。
祝卿梧第一眼便覺得面前的人有些眼熟,等老人抬起頭來,這才發現竟然是許久未見的李公公。
“李”祝卿梧差點叫出了聲。
但很快便想起這一世的李公公根本不認識自己,因此連忙把還沒說出口的話咽了回去。
李公公怎么會來這里
祝卿梧看向他懷中小小的包裹,只覺得心中更加疑惑,難道是替堂溪澗來給他送東西的
可李公公不是司苑局的總領況且他還曾參與過堂溪澗母親的事,堂溪澗這一世沒有殺他已經是手下留情,怎么可能還會把他留在身邊用
與此同時,李公公聽見動靜也跟著抬起頭來,看見他時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靜。
祝卿梧見狀,也收拾好情緒走了過去。
“請問您是”祝卿梧把他當成陌生人一般客套道。
“你便是這善堂的主人”李公
公反問道。
“是。”
得了肯定的答復,李公公這才繼續說道:我最近新搬來這里,聽說這里有個善堂,收養了許多無家可歸的孩子,覺得這是大善之舉,所以想要捐一些銀子。”
李公公說著,將懷里小小的包裹遞給了他,“希望這里的孩子能過得好一些,為他們添些吃食和冬衣。”
祝卿梧望著他遞過來的包裹,猶豫了片刻,大致猜出了事情的始末。
堂溪澗這一世徹徹底底地放過了李公公,不僅沒有殺他,還允許他到了年齡按時出宮。
一般出了宮的太監只有三種去處。
一是太監出宮后聚集的“中官屯”,那里生活的大部分都是太監,可以相互照應。1
二是皈依佛門,他們認為只有這樣,下一世才可再轉世為人。2
最后一種便是回到故土,但因為不完整的人不能入祖墳,所以他們死后只能埋到祖墳附近,但葉落歸根,因此哪怕會遭受流言蜚語,還是有許多太監出宮后選擇回到故里。3
想到這兒,祝卿梧試探著問道:“您為什么會搬到這兒”
李公公聞言笑了一下,只是笑容中帶著經年的苦澀和無奈,“不瞞你說,我家就在這里,只是太久沒回來了,這里的人我已經不太認識,他們也不太認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