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中書省。
魏征拈筆在奏折上畫了一個圈,隨后簡單批閱數句。但再翻閱數次,他眉頭卻不由微微一皺,神色也略微詫異了。
如此沉思片刻,他終于扯一扯身側杜如晦的衣袖,將公文遞了過去
“杜公,你看一看這份奏折。”
杜如晦接過奏本,上下掃過一遍。這是國史館遞來的一份奏本,上報說已經查閱了自北魏以來百余年間漠北所有的災異變動,并總結成冊,供圣上查閱。
而今朝政中一切事務都圍繞著與漠北的決戰展開,國史館上這一本奏疏也屬正常。但上表的官員卻在奏本中無意提了一句,說這是奉左仆射房玄齡的堂帖行事,而今正要回繳鈞令。
房相公自然有監修國史、統攬史館的職權。可是
杜如晦同樣皺起了眉。他分明記得,昨日陛下召見他與魏征,在議論軍務時曾無意中提到,要多多關注突厥的氣候變遷。而今不過區區一日,房相公居然就連冊子都整理好了
僅僅只是巧合嗎
“房相公奉圣多年,簡在帝心。”杜如晦沉默片刻,淡淡道“能與陛下不謀而合,也是有的。”
魏征道“若僅僅只是不謀而合,自然不是我敢妄議的。只是近幾日以來,房相公甚少入內當值,但似乎與陛下卻頗有心意相通之處呢。”
這一下連杜如晦都默然了。因為魏征說得絲毫不錯,房相公病愈后只是每二日到政事堂輪值,與陛下也只不過見了一兩次。可從往來公文上看,房公卻簡直與圣上相知莫逆,堪稱心心相印,彼此之間那種默契無雙的相互應和與共鳴,真是讓旁觀者瞠目結舌,反應不能。
不是,這對君臣到底是怎么達成的默契呢
不要誤會。杜相公絕非嫉賢妒能貪戀權勢的人,他與魏征之所以感到憂慮,純粹是出于重臣的責任大唐效法北齊實行的是群相制,朝政中最為要緊的便是宰相之間的彼此制衡、相互協調;一旦君主肆無忌憚,過于相信某一位宰相而隔絕其他重臣,那么政治力量隨之失衡,驚天動地的浪潮便迫在眉睫了。
這甚至與宰相乃至君主本人的品行意愿無關,而純粹是出于朝政的慣性這也就是事情剛有苗頭,尚未被大小臣工發覺;如果真讓言官們發現君臣間這怪異的默契,那恐怕早就要撲上來撕咬,甚至干脆彈劾房相公意圖謀反了。
真謀反假謀反無所謂,反正先得把房玄齡逼下去,恢復他們熟悉的平衡。
不過,也正因為深諳這政治規則,杜如晦才深深的感到了困惑皇帝撇開政事堂單獨密會某位宰相,那當然是不小的沖擊;可問題在于,就他了解的行程來看皇帝應該沒時間見房玄齡才對啊
杜相公揉了揉額頭,只覺茫然不知所以。說實話,杜如晦明察秋毫長袖善舞,自秉政以來對朝局洞若觀火,甚少有這樣不知根底的情形。要是仔細算起來的話,上一次他感受到相似的迷惑,似乎還是在
在陛下服用金丹,舉止驟然異常之時
杜如晦微微打了個哆嗦。
“魏公。”
dquodashdash”
魏征有些不明所以,不知話題怎么又會有這莫名其妙的展開,但想了又想,還是老實答話
“不錯。當日圣人訪求到草藥后,不但將其貯存宮中,還曾以特旨賞賜給政事堂中諸位相公。這都是莫大的恩遇。”
杜如晦道“那么魏公,你又是如何處置這草藥的”
“圣上所賜,自然不敢褻瀆。”魏征小心道“在下已經將草藥供奉在祠堂了。”
這本就是臣子對待皇帝賞賜的正常態度。且不說御賜寶物不能擅動,就是這來歷不明、僅僅在神農本草中提過一句的奇異藥草,又有誰真敢亂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