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被這貍花貓的態度所震懾,猴哥只稍稍發表了一下意見,
13,
保持了絕對的靜默。
眼見已經無人反對,陛下登即做了決斷。他讓林貌將隨身攜帶的通關文碟取出來,沿著縫隙疊成小小的紙方,正面剛好露出鈴印的“天子之璽”,以及房玄齡杜如晦兩位首相的簽名。
“地方五品以上的主政官吏,每三年要到長安大計一次。”貍花貓告訴林貌“所以,瓜洲城中主事的臣工,一定都認得房、杜兩位相公的筆跡,認得朕的璽印。你只要手持這張紙方,宣稱是朝廷巡視風紀的欽使,便能出面料理此事了。”
相較于齊天大圣的打砸逼供,大動干戈;這樣不動聲色的料理手段,是多么優雅完美,輕松自如呀
林貌小心折好了紙方,仔仔細細確認了字跡。但作為浸淫網文已久的阿宅,他還是有些疑慮
“冒稱朝廷欽使,是不是有矯詔的嫌疑啊”
政事堂與皇帝聯名下發的只是核驗身份的通關文碟,即使規格再怎么高到離譜,也決沒有授權林貌拿著這文碟充當欽差、自行其是。以隋唐制度而言,巡邏政務的人選必須要圣上與宰相同時許可,僅僅只有一份貓貓陛下的口諭,那充其量只能算非正式的中旨,程序上并不合規。要是以此處置地方官員,搞不好是要招來彈劾的。
身為冰清玉潔、志存高遠的現代人,林貌可不想背這阿諛奉承破壞朝綱的大鍋。所謂無例不興,有例不廢,官僚系統中,程序合法絕對是辦事的重中之重。因此他殷勤開口,建議陛下再給自己寫一份手諭。即使將來事情曝光,那也是圣上授意,與純潔無知的林貌絕無干系
貓貓陛下沒有接話,只是非常溫柔的問了一句
“是嗎”
林貌迅速閉上了嘴。
一如陛下的預料,有了這小小一份憑證之后,整件事情便輕松到近乎枯燥乏味了。林貌說動了孫真人與紅拂隨自己一同進城,大搖大擺直奔府衙大堂。還未等留守的幾位官吏出聲怒斥,他便抬手將紙方四民安一招。剎那間滿堂上下的文武官員一起吸氣,立刻就是起身行禮,結結實實叩拜于地整場過程之順利絲滑,甚至都不必等林貌交代出自己一行人的身份。
大家都是出來當官吃糧給皇帝辦事的,拿的又不是長官的俸祿,憑什么為了幾個不相干的上司頂撞欽差墻頭草是官場傳統美德,而今不能不嘗。
林貌將貍花貓抱在懷中,而后站立不動,心安理得的接受眾人叩拜,甚至都不愿欠身稍稍回禮。以至于滿堂官吏膽戰心驚,一邊行禮,一邊還暗自揣度以他們的見解,這位少年欽差多半是朝中某位權勢滔天的新寵,故而才這般不可一世,倨傲怠慢,視綱紀有如無物;不過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也就是而今形勢比人強,否則好歹參他一筆
等到恭恭敬敬的一輪大頭磕完,主事的長官上前敬問圣安,。
林貌回頭瞅了一眼油光水滑的貍
花貓
“圣躬安你就是此地的長史”
為首的老登立刻下拜,他起身時瞥一眼大堂中站著的孫真人與紅拂,臉色變得慘白。
“那就不用說了。”林貌隨意點一點頭“本使查得爾等欺君罔上,肆行不法,壅塞言路,種種罪惡,皆在不赦;著將瓜洲長史、參軍、別駕等檻送長安,到大理寺再做決斷吧。”
幾個胡子花白的老頭依次站了起來,雖然周身哆嗦,卻一句也不敢抗辯,只能任由衙役按住雙手。這就是現實中欽差料理地方官吏的流程,摧枯拉朽,輕松之至;絕沒有什么微服私訪記里的斗智斗勇,明察秋毫;不過動一動嘴皮,便能奪走上下官吏積蓄十余年的權勢。
說白了,只要有天子璽印在手,林貌這矯詔欽差代表的便是皇權威嚴;順從欽差入京候審,不過是預備著應付一場大案;忤逆欽差違背圣旨,那就形同謀逆了。
大案要案總歸還要證據;謀逆需要的可只是行軍方位。
但或許是心有不甘,在被衙役們護送出門之前,為首的長史卻忽的掙脫上身,朝堂中高聲大呼
“身正而令行欽差說我欺君罔上,罪臣不敢分辨,但欽使自己便是毫無短處嗎何必苦苦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