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鑒定強烈依賴著已有的市場經驗,而絕沒有現成的規則。尋常而言,宋及以后的文物存世量巨大,交易成熟,是很容易快速估價的;隋唐及魏晉南北朝以前的珍物數量太少,基本就算是現有定價邏輯下不大不小的盲區了。而如果要定的還是陸探微顧愷之張僧繇王羲之王獻之等等只有在史書中才能驚鴻一瞥的國寶級作品
你怎么不上天呢
可以想見,真收到這一份文物單子之后,負責評估的專家組在激烈爭辯之余,又會搞出怎樣一副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局面。
不要忘記,歷史文藝領域也是有推崇、有偏愛、有私心的,大多數老教授在自己專業范疇內傾注了一生的心血,其審美與選材上的偏好與執念,那才真正是牢不可破,絕無動搖。平日里紙上論道不涉及利害,面子過得去也就罷了。而今上真要實實在在給自己心愛的領域定價排名搞ki了,你猜他們會不會斗志昂揚
王獻之毒唯能容忍王氏父子雙擔嗎張僧繇單推人能容忍墻頭草們在顧、張之間和稀泥嗎至于書法圈絕對的霸主書圣王羲之,這位的粉與黑同樣都是戰力爆表、橫絕一世,真要給他的作品論個高低,那少說也得腥風血雨、實在作上一場再說
這可不是普通的粉圈大戰,而近似于歷史文藝領域的神仙互毆。如若稍有不慎,大概余波所及,還能引發一次歷史領域曠日持久的大撕逼與尋常追愛豆的粉絲不同,有資格參與鑒定互打嘴炮的的可都是真文化人,文化人不上頭則罷,一旦上起頭來
反正以林貌的估計,這就不像是個月能搞出眉目的事情。
他三言兩語解釋了幾句情況,又道“這樣慢慢鑒定下去,怕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未必能應付眼下的事情。”
陛下抬了抬眉毛“眼下的事情眼下能有什么事情”
林長史默默瞥了圣上一眼,心想話都
說到這一步了,您何必還要裝樣子呢
他直截了當的開口“陛下不是要打突厥嗎就不想在戰場上換一換口味么”
難道陛下念茲在茲,就沒有想過鋼鐵洪流、大炮開路,以現代技術的偉力輕而易舉的奪取勝利穿越這么多天下來,貍花貓陛下每日準時收看軍事頻道與新聞頻道,那樣的全情投入、魂牽夢繞,莫非只是閑的發慌而已
反正林長史是絕不會信的。
皇帝陛下稍稍猶豫,到底沒有否認林長史的暗示,只是語氣依舊平靜
“戰爭畢竟太昂貴了。”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不要說高端到離譜的現代戰爭,就是老老實實的滿足鋼鐵與火藥的初級指標,那整場對突厥戰爭所需要的現金流也足夠掏光皇帝的私房。
皇帝的私房掏光與否倒無所謂,但要是為此耽擱了其余技術的引進,難免叫人肉疼。
畢竟總是能打贏的,何必這樣糜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