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貞觀二年必定是一個能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印記的年份。這倒并不是特指突厥問題當然,李藥師千里奔馳、克成大功,一戰滌蕩漠北百余年腥膻,自是足以榮耀千載,能與衛、霍封狼居胥的輝煌功業。但在這跌宕起伏的一年之中,這偉大事業也不過只能算是開胃小菜而已。在獻俘太廟后不過二個月,朝中的大臣們便聽聞了某種緊急的風聲皇帝似乎要對吐蕃動手了。
說實話,這種風言風語一開始并沒有引起什么動蕩。長安朝廷總是有種種匪夷所思的謠言,而征伐吐蕃的傳聞無疑是其中最為荒誕不經的一個。兵法中循循教導,國家要積蓄二年的糧食,才能勉強支撐一年的征伐;而今漠北之戰方息,國庫空得能叫城中的耗子們痛哭流涕,就算至尊把皇后殿下的嫁妝給當了,也是決計湊不齊開拔至吐蕃的軍餉的。
鑒于皇帝陛下并沒有效仿他那瘋批親表叔的跡象,所以大小臣工們都還相當放心。
不過,這種胸有成竹的鎮定迅速被打破了。在十月二日的深夜,居住于長安務本、興道諸坊市的大臣們被同一聲巨響給驚醒了響亮、清晰,仿佛是在所有人耳邊同時炸響的雷霆,將木制的窗戶與欄桿震得格格發抖。而等到這些在睡夢中懵懵懂懂的老頭被驚慌失措的家人仆役們護送出門時,他們所能看到的便只有天際閃耀的紅光,以及云層中翻滾涌動的火焰。
很快,又有眼尖的認出了火焰噴發的方向。那分明是,分明是
“芳林園”熟悉大內地理的大臣驚叫了起來“禁苑”
同樣出門遠望的官吏中起了一點小小的騷動。眾人二五成群的圍在燈籠之下,頗為惶惑的低聲議論。他們同樣辨認出了火光的方位,但卻并不敢輕舉妄動。畢竟,大家都是讀過二國志的人,不會不曉得當年曹操殺人的典故貿貿然奔赴火災救災,很有可能會被看趁火打劫的亂臣賊子,遭受極為嚴厲的處置。
以大唐皇室那令人瞠目的政治穩定度,他們這種擔心其實相當之有道理誰知道火光下發生了什么呢
這樣惴惴不安的恐慌并未持續太久。當天邊的紅光漸漸消散之時,寂靜的街道上響起了盔甲與兵器的鏗鏘聲。數十名重甲的金吾衛一字排開,將一個紫袍的相公護送到長街正中,又命人各持明燈,將夜色照得一片亮堂。
夜深露重,長安內外宵禁,絕不許閑雜人等無故窺探。能在二更調動金吾衛護衛外出的,也只有皇帝的心腹,功臣又兼外戚的長孫相公了。而長孫無忌身份非凡,僅僅在燈下稍一露面,便立刻平息了黑暗中種種的惶惑。團聚在門口的官吏停下議論,探出頭來打量明亮的燈光。
長孫無忌清一清喉嚨,以極為響亮的聲音開了口
“陛下無恙,而今尚在太極宮。”
不愧是掌樞數年的重臣,輕而易舉便抓住了局勢的關鍵火光處到底發生了什么無關緊要,只要皇帝安穩便算萬事大吉,不會影響朝政大局。而太極宮太極宮離
芳林園可有十余里之遠呢,想來絕不會有什么大事。
有了這關鍵的擔保,夜空中的緊張氣氛終于消弭了。長孫無忌環視四面,看到屋檐下艟艟的影子來回晃動,倉促中奔跑出來的官吏們正在手忙腳亂的收拾自己的寢衣,羞澀的退回屋檐之下。只有幾個與長孫相公相熟的臣工稍稍鎮靜,舉手與上司見禮。
長孫無忌點頭回禮,并不言語;但回首遙望云層中那殘余的紅光之時,仍不由微微露出了一點苦笑。
雖然按照陛下先前的吩咐,他以重臣的身份及時出手,總算彈壓下了城中的慌亂,但現在的情形,似乎
“這陣仗也太大啦。”長孫無忌輕輕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