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的花滑大獎賽,無疑是華國選手創造歷史的一屆。
年僅十六對的青年組選手紀和玉,取得了華國在男單花滑領域的第一枚國際大賽的獎牌,甚至是一枚金牌。
而蔣一清也打破了華國成年組男單戰績慘不忍睹的魔咒,成功摘得一枚銅牌。
兩人的獲獎情況,徹底終結了華國在男單花滑領域上的空白
蔣一清華國花滑一哥大獎賽摘銅
大獎賽上兩位華國選手創造歷史
華國花滑崛起
然而,與國內對這些熱搜詞條如火如荼的討論情況相比,國家隊這邊卻稱得上是愁云慘淡。
蔣一清雖然在比賽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可付出的代價也是顯而易見的。
國家隊成員們回到華國,第一件事不是參加慶功宴,而是將蔣一清送去了專門的醫療機構住院修養。
他的右膝,在高強度的比賽下,傷勢發展得更為嚴重且迅速,甚至已經出現了大量的關節積液。
據骨科醫生的保守估計,至少也要修養半年的時間,才能勉強恢復到活動自如的狀態。
芭蕾有個說法,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老師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1
而對花滑來說,又會好到哪里去
半年無法訓練的空窗期,對花滑運動員來說實在是太長了,長到好不容易練出的肌肉本能,都可能隨著休息而丟失
更別提長期修養必然導致的肌肉失用、退化,以及韌帶和關節的僵硬了。
“不行,真的不行。過幾個月就是全錦賽和世錦賽的賽季,我等不了半年,”病房里,蔣一清握緊了拳頭,“世錦賽的成績,直接決定了下一次冬奧會的名額分配,我怎么能不上”
“陳教,我不能等半年,我真的不能等半年。”說到最后,蔣一清的嗓音,甚至有了幾分沙啞。
蔣一清此話一出,病房內頓時陷入了沉默。
毫無疑問,冬奧會名額的分配是殘酷而現實的,花滑實力強大的國家如r國、國等,每次的冬奧會都能報滿三個名額,而對于通常只有蔣一清一人能在世錦賽上沖進自由滑的華國而言,只能擁有一個參賽名額,如果蔣一清不能上場比賽,這一個名額都不好掙
“一清,你先不要激動。”作為總教練,陳長興這個時候不得不站出來安撫蔣一清的情緒。
在大獎賽的總決賽上,是否讓蔣一清帶傷參加比賽的決定,并不是蔣一清一個人做下的,拍板同意的是自己這個總教練,自己也必須要負起責任,安撫好隊員的情緒,同時想出應對的辦法。
對蔣一清、對華國國家隊、乃至對整個華國來說,一枚男單成年組的獎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必輸給冬奧會的參賽資格。
可同樣的,冬奧會的參賽資格,所具有的“戰略意義”,可能比一枚大獎賽的獎牌還要大,畢竟,冬奧會才是關注度最大的冰雪盛會。
作為國家隊的總教練,陳長興真的很難辦。
“哪怕世錦賽上打不進自由滑,我們還有落選賽,你要相信國家隊里其他的成員們,他們雖然沒有取得過很高的名次,但論實力和比賽經驗,其實也不缺什么了,”陳長興沉聲道,“國家隊不止你一個人在孤軍奮戰,你也要相信你的隊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