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大換血后,第一次正式早朝就接到這么棘手的線報。
郁錦音一身帝王冕服坐在上首,聽著下方裴道生和另外兩位丞相商討此事。
裴道生“江南水災不容小覷,陛下又是登基第一年,縱使冬季種下粟苗有功,但現在粟還未成熟,又遇此大災,若不及時派兵救援,恐怕有損女帝威嚴。”
李丞相和王丞相立刻應聲附和。
下方請求派兵救援水災的官員跪了一地。
唯獨已經降為九品官員的高胡等人慢了半拍,然后才跪下。
水災郁錦音早就在建造玻璃棚時就預留了引水和蓄水工程,尤其是江南,那里的百姓種植水稻,江南的引水蓄水工程就格外重要。他們口中所說的水災是以前還未改造的老舊湖泊水位溢出上漲,淹沒各州郡的驛道。
但糧食是絕對不會受影響的。
“可以調兵,以前朝廷撥多少款項,今年照舊。”郁錦音說完,高丞相突然站出來“啟奏女帝陛下臣認為不妥”
郁錦音道“你說。”
“臣以為,女帝陛下何不乘著鐵盤直下江南,還可載著援兵及時救援。若照舊法子來,恐怕百姓介時已經流離失所,子民們心生怨言”
高胡這話也算是肺腑之言了。連一直沉默的裴道生等人也是這么想的。
郁錦音的手段大家有目共睹,時至今日,朝廷上無一人敢與她作對,裴道生雖然是李光的心腹,但李光交待他們他對皇位已無留念,讓他們好生輔佐女帝,切不可生一心,裴道生眾人跪別李光,自此以后朝上朝下以同僚自稱,一心輔佐尚且年幼的女帝打理江山。
裴道生站出來“陛下,這法子可是有何不妥”
郁錦音直言“不必,之前興建玻璃大棚,就已經預留了引水渠道。水災不會蔓延。你們這次派人去,考察地形,廣建引水渠,可保后世百年無憂。”
眾臣“”
雖然有些不太相信,但是只能聽帝王安排。
郁錦音意味深長道“朕降臨這世間,的確是為平天下不平之事,但朕在世間不過匆匆十幾載,不可能庇佑眾生百年興旺,今年水災朕平,他日旱災朕亦平之,他年他月朕不在了,你們該如何處之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不用即懶”
清脆的女聲傳遍朝堂,眾官員信服,跪下道“陛下圣明我朝百姓之福”只是無人相信,女帝陛下有通天神力,竟然只能在世間停留十幾載嗎
郁錦音說完,這件事就算了了。
下了朝,她在宮人的伺候下換了常服,坐在專門為她量身打造的書房內閱覽書目。
這里的書都和植物有關。
共分為三大類,一類是果蔬菜類,一類是醫藥草類,最后是北朝各地植物總目。
然而書真得很少,寥寥本,除了一本厚的醫書,剩余的還是李光廢了大功夫從宮殿藏書庫角落中找出來的。
不知是哪位匠人所寫,內容并不豐富,畫作也還勉強能看。
郁錦音卻看得很仔細,一頁一頁將她認為有用的植物名字謄抄下來。
期間宮人為她端來果飲茶水。
郁錦音不常來宮中書房,連寢宮都很少來。她平日都在小飛上記錄種子日常,這日她來宮殿,發現宮人竟然將她的喜好都記下了。
為她端水送茶的是一名男侍從,郁錦音瞥一眼,沒在意。
她將記好的紙張交給李光,她起身往外走,李光帶著匣子趕緊跟上。
到了宮門外,郁錦音的腳步一頓,終于知道哪里怪了,昨日之前,后宮中還是侍女們成群結隊,現在好她走在寢宮御道兩邊發現,兩邊跪著的人竟然全都是男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