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真是對不住,我們這里沒有多余的桌子了”
“那我跟他們擠”看到三人的顏值后,那人說“算了,我在門口蹲著吃,你給我弄上,我也要吃他們這樣的”
“我也要,我要辣的,多放辣”
店家點頭“是是是。”
縱使沒有辣椒,他就是現買也要買回來。
最終人越來越多,店家不得不輕鄰居把家里人叫過來一起幫忙。
等忙到天黑打烊,他望著錢箱子里高高的一堆銀兩和銅錢發呆。
“就這么成了”
他家媳婦帶著三個孩子火急火燎沖進來“剛才那位客人呢”
“他們吃完就走了啊。”
女子將買回來的大料放在桌子上,遺憾地嘆息“哎呀,大家都說剛才那三人中的女子是當今女帝呢早知道是女帝,咱們就該當面謝謝女帝陛下,陛下百忙之中,還來照顧咱們的生意”
男子聽得懵了,直后悔“我就說,這三個人怎么這么怪,尤其是那女子,好像不食人間煙火,總覺得她不該來咱們這種小店。當時就應該多贈女帝一些面食的。”
女子也道“是呀,女帝真是勤政為民的好帝王,算啦,下一次吧,如果女帝還來咱們這里。”
很快新年就過去了。
郁錦音在這個冬天帝王休息的節日里,感受到了來自民間各方百姓的厚愛
各個部門都來送禮,不是親自送禮,而是替百姓轉送,有些人是在半路上遇到百姓,然后被百姓大著膽子央求轉送陛下禮物,還有的直接來敲諭鼓,把自家的各種寶貝送到殿上來。
這不是什么大事,一年到頭也就只有過年這段時間如此,郁錦音叫王公公把禮收好,如果是美食,就送到太女帝那里一起嘗嘗鮮,是擺件就放入國庫。
年假后,吏部第一次張貼了新的科考制度。
呈上來給女帝看后,女帝提出一個建議“普及科舉教育一直到秀才,畢不了業有三次補考機會。”
吏部想了想,他都把錄取率從兩萬比一降到了十比一上,再降也沒什么了。
再說了,補考就補考吧,考的人多了還能創收。
第二個制度,則是郁錦音指名的改革科舉不再限男女。
吏部也認了。
女帝都出現了,還有女人不被允許讀書這就說不過去。
第三個制度則需要花一點時間了,需要增加新的科目。
但是吏部拿不定主意。
“陛下,根據臣等的統計,現在北朝上下一共有新生職業三十大種,五百個小類,如果要按照職業來增加可靠科目,是不是有點太多單單擬定書的內容可能就需要花費一年半載,還要再抄錄,破費時間。”
另一位大臣也說“等這本書出來后,可能就有新的發明,會有新的定律被發現,這樣是不是太浪費紙張了北朝雖然富庶了,但是紙筆仍然被讀書人奉為至寶。而且讀書門檻放低,重新抄錄書籍的工程量比在全北朝種樹還要繁重。”
“陛下,種樹種不過來,咱們還可以給百姓發銀子,讓百姓來做,這抄書抄不過來,百姓也沒有辦法幫忙呀給學子用的書,字跡工整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女帝等所有人發表完意見后,道“那就發個啟示,讓全朝的百姓一起想辦法。”
大臣們“”
其實他們早就知道女帝的小飛上面有一種叫做光刻的東西,抄錄一本書只需要幾息的時間,大臣們百般暗示,女帝就是不允許,還讓他們自己想辦法,想不出來就讓全天下的人一起想辦法這,大臣們都想不出來的事,百姓就能解決嗎
這可是抄書啊哪里是平民百姓能解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