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說
“關于個人飛行裝備的使用方法,我們已經提前學習過,現在每個人領到飛行裝備后,希望大家小心使用,在太空的日常旅行中精心維護本裝備。在必要時刻,本裝備會像飛機上的降落傘一樣,給大家在太空中爭取更多的生存機會都明白了嗎”
“明白”蕩氣回腸的聲音回響在廣場上。
“現在,輪到十八組登機,聽口令,各單位保持兩米間距開機”
方隊頓時散開,第十八組,共一千人員個是散開兩米間距,打開了飛行裝置,他們穿著艙外航天服,手中提著行囊,背后的個人太空小型飛行裝置啟動,噴射出燃燒后的尾氣,整個方隊都被整整齊齊送入空中。
每個方隊都由星系1號的機械托舉臂上面的巨大金屬方塊托舉起來,送入星系1號的入口。
星系1號的空中,很多這樣的金屬托舉臂懸浮在空中,十八組升空后,金屬托舉臂瞬間展開一層金屬能量層供宇航員站立。
當他們站在這塊能量板中,就自動接入了整個飛船的通訊系統。緊接著,有一道柔和的機械聲音道“歡迎來到nh29號登記口。本入口通向星系一號中心區宇航員生活區,只有在除此登機時期開放。”
機械聲音說完后,另一道聲音接入這些宇航員的聲內頻道“我是18號副指揮官,以后你們在太空上的生活和工作由負責,現在請關機,進行掃描檢查。”
下面的能量板開始閃動,片刻后全部亮起來綠色的熒光,表明所有人員都按照要求整理行裝,沒有違規物品,也沒有異常生命。如果有問題,那么能量層第一時間就會掃描到。
這可是科學家們嘔心瀝血設置出來的,為此還提煉出了十多個以前沒有發現的未知元素,正是這些新的元素,把防御系統的性能翻了幾千倍。
就算上面有一個有病毒都能立刻檢測出來,并且自動運行分析程序,并把數據送到中央數據中心。
而在宇宙飛船的內部,有專門的科研人員來分析記錄這些數據。
星系1號旅行,還帶了各行各業的頂尖人員,數據分析的科研工作者就是從這里面選出。
飛船的外貌是正六百胞體。
郁錦音工作的指揮間格外不同。
飛船總指揮間并不是由一個單獨的部件通過密封艙連接在底座上,而是整體都設計在燃料堆和發動機的中心部位。前后各有兩個超級大舷窗可以觀察到外面的宇宙。
也就是說這里的指揮間可以直接通往外部。
相反,生活區則是密閉狀態,需要通過無數到艙門才能達到。
其他的指揮中心,則在中央指揮間的外圍。郁錦音上下一層電梯就能去二級指揮中心。
一級指揮這里密布了整個星系1號三十八個分系統機,一萬兩千個控制艙的關鍵指令機,還有無數監控系統,整個指揮中心的面積橫跨了星系一號的直徑。和燃料堆、武器控制中心緊密相連。
地面上的人群仰望著星系一號,現在過去了一個小時,已經到了凌晨四點鐘,天色還是一片黑暗,黎明正匍匐在遙遠的天際伺機而動。
無數主播們將鏡頭對準星系一號。
“我們看到星系一號巨大的舷窗內全部被光點亮了,現在所有人員已經登機完畢,接下來如果不出錯,估計是要點火了。剛才就看到內部消息說是宇航員上了飛船后只有兩分鐘的時間整理行李,然后進入反重力休眠艙。感覺這個時間還是有點緊張的。”
這時主播下面的評論說“應該是很快就要點火了。”
“兩分鐘可以了吧。聽說內部的交通也很發達,不像是咱們開車從家到學校需要十幾分鐘,他們在飛船上都有特定的交通工具,好像就是那什么能量層,那個東西很厲害,你上去一次它就能記住你,并且記錄你去過飛船哪個地方,跟坐電梯似得,可先進了”
“樓上這么一說我好后悔,我為什么沒有好好鍛煉身體,選上太空宇航員,嗚嗚嗚后悔啊我有個同學就被選上了,估計他現在已經在休眠艙里躺好了吧哈哈,太羨慕他了,而我這個打工狗,早上起來好要去擠公交干活哎哎哎”
“誰說不是呢,同羨慕。”
“大家快看天上,要正式升空了”
大街小巷,所有人群都從房間里走出來,抬頭仰望這顆未來可能十幾年甚至幾百年也見不到的宇宙飛船。
郁錦音坐在中央指揮大廳正中心,她手下三十多個副指揮官向她報告“休眠艙滿,所有人員登機完畢”
郁錦音“收到。各指揮部門注意,防御系統開啟,環境系統開啟”隨著郁錦音一聲令下,她面前的各種數值不停攀升,這是副指揮官按照她的指令操作的正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