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細節都不肯放過。
畜牧站的大夫在心里感慨,像他們這種年輕人愿意好好聽講解養豬方法的可不多。
很多知青雖然下鄉了,但是不是每一個知青都能適應鄉下的生活,更不可能正兒八經的聽取養豬的經驗。
畜牧站的老大夫看郁錦音兩人是虛心請教,干脆就拿出來了自己平時整理的手記,這種東西都是從平時的藥方子里摸索出來的經驗。
“這里有,東西也全,你們需要就拿去吧。”
畜牧站的老大夫手上方子多的是,想要再總結就是了。
郁錦音一看,和聞奚華對視一眼,當即對畜牧站的老先生千恩萬謝,還給了老先生一把喜糖。
“唷你們這是新結婚啊”王大夫笑了“恭喜恭喜。我姓王,你們可以叫我王大夫以后遇到什么養豬難題都可以來問我。”
郁錦音客氣地說“那我們就先謝謝王叔了,我們以后要是養的豬多了,有什么問題一定會再請您過去看看的。還望您倒是時候不要嫌我們窮鄉僻壤的叨擾您”
王叔一聽,仔細問了問她的打算,郁錦音和聞奚華大致說了,其實就是想要多養,然后把規模做大。再說了這塊國家不是也支持嗎
王叔搖搖頭說“那不好辦。除非你們能打到很多豬草,一家人最多養五六頭豬,再多了就養不過來了啊。豬吃不好就會體弱多病,一生病就會掉膘。”不過還是補充說“我不嫌叨擾,你們遇到什么困難來找我就行”
現在生產對立活多,打除草都只能趁著中間休息的時候打,一天撐死給兩頭豬勉強吃飽。再多了,哪有時間打豬草呀
再說人吃的都不夠,難不成要把人吃的飯喂給豬吃
王叔叔說的有道理。“那就先養兩頭小豬仔再說。”
郁錦音和聞奚華謝過王叔,然后拿好藥品,帶著王叔給的養豬指導手冊離開了。
郁錦音抱著小豬崽子,聞奚華在前面騎著自行車,兩人一直騎到天黑才回到村子里。
野外的路很黑,時不時還要顛一下。
有一次中間有個石頭,聞奚華沒有看見,輪子壓在了石頭上,車子一顛,小豬崽子就嚇得直跳,那么沉的筐子郁錦音沒有抱住摔在了地上。
其中一只小豬崽子從筐子里爬出來,吭哧吭哧叫著跑了
聞奚華停下車子費好大的功夫才把它抓回來。好在它掉的地方是被收割了的麥子地,不然這一整片高高的麥地,它往地里一鉆,兩人上哪兒再去把它抓回來,估計一晚上都別想回到村子。
為了抓這只小豬崽子,聞奚華后背都出了一身汗,不是跑得累,是被嚇的。
最后為了保險,郁錦音干脆把筐子放在后車座椅上,兩人推著自行車走了一路。
就這么乘著星光,慢悠悠的走著,郁錦音還在路邊扯了一些豬草抱著。
兩只小豬一直吱吱叫喚,想往外爬,郁錦音不得不用胳膊當著筐子,不停把它們推下去。
“哎”這比養崽子廢心啊。
聞奚華自然懂郁錦音養豬可以,但是養活蹦亂跳的豬崽子,一不小心就躥沒影的那種,那就很心累。他也很心累,大半夜在地里找小豬的日子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來的。
“它們晚上是不是還要吃一頓”郁錦音記得這種小豬仔要一天吃三頓。這種豬草還不難呢過馬上喂,一定要剁碎,煮熟了,放涼再喂。
聞奚華也道“難怪,它們是餓了。”
為了加快速度,聞奚華又不得不再次騎上車子,然后脫下外套蓋在小豬筐子上面防止小豬餓極了跳出來逃跑。
郁錦音提心吊膽了一路,才終于聽到村子里狗叫的聲音。
這一路驚險自是不提。
家家戶戶的燈光已經滅掉,郁錦音和聞奚華這次回到村子估計已經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