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長說“那行,咱們先說好,幫著割豬草一定要積極,等三頭母豬懷孕后,咱們每天傍晚來這三家交豬草。交豬草多的人優先領小豬仔。同意就簽字摁手印”
村民們都說“行”
“俺們家沒問題,都照著隊長您說的來”
現在三頭母豬都是成豬,可以進行嘗試配種。唯一的問題是選哪三家的公豬好。關于這個,郁錦音覺得,還是把選擇機會交給村民。
“等天氣暖和一些,就可以從第一戶人家開始嘗試。直到配成功為止”
有一個村民著急道“為什么要等天氣暖和一點,那要等多久”
“現在天氣溫度太低,把豬趕出去它可能容易生病。”說豬會應激百姓們可能聽不懂,但是說它會感冒,那村民們就懂了。
郁錦音說完,那位婦女就鬧了個大紅臉,小聲嘀咕“哎,雜這么奔放。”上來就說,俺快羞死了
關于如何配種的問題村民們都多少有點經驗,這種就是沒有吃過豬肉但是見過豬跑。決定好春天開始,村民們就散會了。
大隊長往回走時,跟郁錦音商量了一件事“是這樣的,隔壁大隊的孫新穎同志堅持要調到咱們大隊來,我想著多一個人養豬也是好事,你看”
郁錦音瞬間明白了大隊長的意思“隊長,她愿意去哪里是她自己的自由,就算將來因為養豬的事情碰面,我們也最多討論養豬有關的事。只要她不鬧事,我自然是沒有意見,但她如果堅持鬧事的話,我就不會客氣了。”
隊長道“我也是這么對她說的。一個大隊團結是最重要的,人心要齊,有什么勁要往一處使。”
當然,大隊長本來打算的好好的,可是當要分地的時候,村民們就同意了,多一個人,大家就要少分一份地。
孫新穎最終留在了原來的村子里。
郁錦音回到家里時,聞奚華正在做完飯。
他笑吟吟地迎出來“音音,你回來了,進行的順利嗎”
“還行,都商量定了,簽字摁手印了,應該不會鬧起來。”郁錦音在門外跺跺腳,把棉鞋上的雪都震掉,然后才往屋里走。
到了開春,大隊長也把村子里的地都分了出去,家家戶戶都分到了三畝地,郁錦音和聞奚華也分到了兩畝地。
到了播種的季節,聞奚華和郁錦音兩人早早的給兩畝地播種澆水,忙完這些后,郁錦音又去村民家里指導把豬趕出豬圈的事情。
其實這些事情郁錦音也是頭一次接觸,但是她畢竟有科研精神在身,研究什么問題和別人的眼界不一樣,整個大隊從上到下,都信服郁錦音。
張蘭家的大母豬今年養了兩個年頭了,雖然看起來有點瘦。郁錦音和三個成年男子說“豬喜歡拱東西,咱們之前就說要先把道路上的雜亂的樹葉、石頭塊清理一下,你們清理了嗎”
他們都說“陳錦錦同志,我們都按照您的吩咐,清理干凈了。”陳錦錦同志看起來年紀小,但是她的工作作風讓人忍不住把她當成領導來尊重。
然后郁錦音道“那好,把豬放出來吧,咱們先說好,遇到豬不走的時候,千萬要冷靜,不能打豬咱們過年的時候都見過殺豬的場景,咱們要是不想把情況弄得那么糟糕的話,就千萬得管住自己的手,不要打它”
“是,咱們都按照陳錦錦同志吩咐的來。”三個男村民分開,站在前方,形成一個半圓形,張蘭這邊把豬圈的門打開,試著驅趕母豬出去,而與此同時另外兩戶人家也同時驅趕母豬。
用郁錦音的話來說,豬這種生物喜歡扎堆,而且走路相當慢,走走停停,在泥地里拱拱這里拱拱那里一天都過去了,可能才走幾十米,怎么可能不讓人上火。
但是你又不能給它脖子上栓繩子拴著它走,因為你根本拉不住它,只是讓它走路去配個種而已,沒有必要弄出殺豬的架勢。
所以,趕一頭是趕,趕三頭也是趕,萬一三頭里面有一頭走得快的豬,就能帶動另外兩頭豬了。
村民們還是頭一次聽說豬是扎堆的生物。
“哎,咱們家的兩頭豬天天打架,后來分開中間隔了起來才老實了。”
“我們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