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前已經想到了,數珍會背后的人,可能是某位軍中人物,握有軍權,否則不可能在這漢地與柔然邊境地下當個土皇帝還安然無恙。
但現在,對方背后的勢力顯然已經超出他的預期。
越發棘手了。
也,越發有意思了。
兩人思索間,拍賣品又上了兩輪,都很快被拍下。
能來這里的人不缺錢,他們只缺新鮮珍奇的玩意兒。
越是世間難尋,才越有資格在數珍宴上出現。
一件件珍品拍下之后,數珍會令人包好送到競拍者身邊,拍賣結束后也會一路護送他們直到離開地下城為止,以數珍會的信譽,絕無中途調包的事情發生。
這些說一不二的信譽,在亂世之中尤為出彩。
想要保證這樣的信譽不容易,數珍會的主人卻辦到了。
終于,越到后面,競拍品就越是珍貴。
那些耐著性子沒有出手的客人,終于等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一頂珍珠頭冠。
這不是普通的珍珠頭冠,是金子掐絲再累絲堆疊出來的頭冠,每根金線末端銜著一顆顆渾圓大小一般的珍珠。
在累絲編股最后將頭冠做成之前,珍珠就已經在累絲上,這樣做的好處是除非金冠散架,否則珍珠絕對不會掉落,而且這些珍珠被編在金冠上時,正好是九九八十一顆,在金冠綴成頭尾相連的福與壽二字,渾然天成。
如今累絲還有不少老工匠會做,但這種在金冠上通過累絲編織,自然而然綴珠成字的手藝,卻已幾乎絕跡。
據說最后一個會此手藝的匠人,死在了幾十年前的戰亂里。
“這難道是,南面辰朝趙皇后的珍珠頭冠”
頭冠剛亮相,就有人叫起來。
朱管事頷首“貴客好眼光,這正是辰朝前皇后趙氏的珠冠。”
眾人發出細微騷動。
名貴的珠冠有許多,這頂珍珠頭冠之所以有名,不僅是因為工藝精湛,無法復現,更因為關于這頂珠冠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典故。
據說趙氏年少即有美貌,被鄉里士紳之子聘為正室,夫妻恩愛兩年,隨后家道中落,丈夫病故,趙氏新寡,為郡守所覬,納為妾室,又過了幾年,郡守高升,攜愛妾趙氏入京,宴會上臨川王對其一見傾心,與趙氏私通,郡守得知此事,雖然又驚又怒,卻最終迫于威逼,不得不將趙氏獻上,至此趙氏從一名鄉間寡婦,一躍成為臨川王寵妾。
可這還不算完,又過了幾年,辰朝內亂,臨川王在兵災中橫死,他的內眷或被流放,或被充入教坊,唯獨趙氏不知所蹤,不久之后,皇帝就多了一位趙妃,對其愛重有加,甚至不惜廢后,就為了封趙妃為后。
自趙氏登后位,南朝第一美人的稱號也不脛而走,皇帝為她尋覓名匠,不僅訂制了這頂舉世聞名的珍珠頭冠,還做了一套十二花神美人屏風,據說屏風上十二花神,栩栩如生,各有風姿,其容貌卻都是以趙氏為原型來臨摹描繪的。
這位美艷絕倫又堪稱傳奇的趙皇后為皇帝生下一雙兒女,皇帝對其所出寵愛異常,人人都以為皇帝會立趙氏的兒子為太子,但就在此時,南朝再度發生宮變,皇長子率兵逼宮,逼死了老皇帝,殺了趙氏所出的兒女。
而趙氏本人,也在這場宮變中不知所蹤。
有人說她最終慘死,死狀可怖;有人說她再度被巧取豪奪,納入新皇后宮,只是新皇顧忌世人非議,不敢再明目張膽宣告,趙氏從此也成了禁臠;更有人說趙氏壓根就沒死,反倒趁亂逃出生天,從此逍遙自在。
這些,已經是三十年前的舊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