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管事“若是貴客買得王杖,這離開數珍會勢力范圍之前,我們都會加以護送,絕不讓貴客有半點差池,但若是離開這里,天下之大,連朝廷也力有不逮,更何況我們。”
蘭花面具追問“這里,指的是哪里在張掖郡內算不算還是只在永平城中若我買下王杖,又在城中丟失,我去報官,如何向人家解釋我身上有王杖的由來若我沒有記錯,這王杖與珍珠頭冠不同,本就是這回北朝征伐柔然的戰利品之一,如今卻在這里,回頭我花了大價錢,卻又被當成通緝犯,賠了夫人又折兵,豈不是欲哭無淚”
他這樣說,也不是沒有道理。
眾人議論紛紛,原本想出價的人都遲疑了。
朱管事不能當眾發作,忍氣道“閣下多慮了,數珍會勢力如何,您能蒞臨此地,應該有所耳聞,王杖既然在此,就說明不會有人來追究,就算有”
那人打斷他“你的意思是,柔然人和北朝朝廷的人,你們都打點好了就算我拿著王杖在永平城中大搖大擺,西州都護李聞鵲也不會來找我算賬,對嗎”
朱管事瞇起眼,目光似要灼燒對方的面具。
對方夷然不懼“還請朱管事回答我的問題,我才好放心出價。”
朱管事“請諸位放心,既然數珍會敢將此物拿出來拍賣,就必然會擔保各位在永平城中的安全。”
他以為蘭花面具還會繼續找茬挑毛病,誰知那人聽他說完,點點頭道“如此我就放心了,希望貴會說到做到。”
言罷重新落座。
朱管事一口惡氣堵在那里,不上不下,又不能當眾發作,只得暗暗記下此人衣著面具,尋思回頭找機會必給他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也不知是不是這蘭花面具的話,經過這一茬,眾人對王杖的熱情明顯大不如前。
原本幾個出價的人也把手縮回去,不再加價,最終落在一名中年人手上。
不過買家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買主,這種場合,買主惜命如金,可能會委托旁人出席代拍,即便出事,自己也能脫身。
朱管事原本還打算將王杖賣出更高的價格,見狀也只能氣得牙癢癢,又給方才那個搗亂的“蘭花面具”暗中記上一筆,命人盯著對方,決意不讓那人離開數珍會了。
這一系列事情下來,公主和陸惟冷眼旁觀,沉住氣沒有任何動作。
他們眼下的處境,離開或參與競拍都會惹人注目,最好的辦法就是安坐不動,靜觀其變。
不僅是他們,其他人也都還沒有要走的意思。
因為大家都在等最后一件珍品,比唐蘇合思王杖還要貴重百倍的珍品。
據說這件珍品,還是近年來數珍會壓箱底的寶貝,還是個大活人。
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陸惟他們在旁邊,也聽見了幾句。
有人覺得那便是失蹤已久的趙皇后,畢竟前有珍珠頭冠,后有趙皇后,首尾呼應,很合理。
但也有人覺得趙皇后都失蹤三十年了,再驚世絕倫的大美人,三十年后也紅顏遲暮,就算真出現在拍賣上,難不成還會有人去拍一個老太婆嗎,只怕連珍珠頭冠都要不值錢了。
還有人神神秘秘,說自己知道這最后一件拍賣品是什么,的確是比那人老珠黃的趙皇后還要珍貴的。
“你就別賣關子了,趕緊說成不成”有人壓低聲音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