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輩鎮國公府兒郎,蕭家大郎蕭南瑜。”
蕭南瑜又拱了拱手,謙遜有禮的自報家門。
“原是蕭家大公子。”萬氏看著面容清冷,似有錚錚鐵骨的蕭南瑜,心中感慨了一句。
難怪氣質如此不俗,竟是鎮國公世子的嫡長子。
“蕭大公子。”陸承彥不緊不慢的給蕭南瑜還禮,面無表情道,“蕭大公子怎在此處”
“我本欲出宮,路過韶華殿見姜大小姐還在,便問了問她怎還未回府。”
蕭南瑜面對陸承彥的詢問,回答的自然隨意。
陸承彥凝視著他坦坦蕩蕩的眼神,又瞧著他一身光明磊落的風骨,未再多言什么。
此時此刻的萬氏,還不知曉文德門遇刺之時,姜沐言曾陷險境,而蕭南瑜為了救她,于眾目睽睽之下抱了她。
她的注意力沒在蕭南瑜身上過多停留,眼眸一轉看向姜沐言,詢問道
“阿言,你怎還未出宮我原以為我到的晚,你們全都回府了。”
萬氏去接陸承彥時,大殿中也只剩他一人了。
蕭南瑜雖只比陸承彥大兩歲,但他在軍中有官職在身,是圣上親封的神勇將軍。
文德門遇刺后眾貴女公子被扣押在皇宮,需各府家眷來領出宮。
蕭南瑜出宮,卻是不需要誰來接,交代完刺客一事便可自行出宮了。
“爹爹讓我等他,娘又未入宮接我,我便一直在韶華殿。”
姜沐言說著說著就有點小委屈。
若換了平常,她倒也不急著出宮,被一人留在韶華殿,她亦能安靜等待。
可今日遇刺在生死關頭走了一遭,她內心慌亂不安,實在不想一人待在陌生的韶華殿。
萬氏上前拉住她雙手,心疼道
“好孩子,你沒事便好。既你爹爹和娘親都不曾來接你,你可愿隨舅母出宮舅母送你先回相府。”
萬氏入宮時,遇到了出宮的文國公夫人。
文國公的嫡女秦瑤,哭的梨花帶雨一雙眼睛紅彤彤,看著就可憐。
文國公夫人還告訴她,好些個貴女都受傷流了不少血,能撿回一條命已是萬幸。
萬氏心里惴惴不安,現下親眼看到姜沐言無事,她便也安心不少。
“愿的。”姜沐言連連點頭,“阿言愿隨舅母出宮。”
點完頭,她又朝一直守在門邊的太監看去。
萬氏明白她的意思,轉頭對年齡稍大一些的小太監道
“公公,姜府的大小姐是我外甥女,我可否領她出宮”
小太監心思通透,相爺和吏部尚書他都得罪不起,再加上姜家和陸家本就有親事在身,他自無阻攔的道理,當即道
“姜大小姐也愿隨夫人出宮,自是可以的,夫人請便。”
萬氏拉著姜沐言的手跨出門檻,扭頭見蕭南瑜還站在一旁,她權當蕭南瑜真的只是路過,微笑著頷首致意,拉著姜沐言便走。
姜沐言倒沒有忘了蕭南瑜。
可當著萬氏和陸承彥的面,她也不好多說什么
她朝蕭南瑜看去,輕輕點了下頭,示意他放心,她便跟著萬氏走了。
陸承彥微斂的眸子,瞥到了姜沐言沖蕭南瑜點頭,他也同樣注意到了,蕭南瑜沒做出任何回應。
“蕭大公子,告辭。”陸承彥冷沉著臉朝蕭南瑜拱手。
蕭南瑜拱手回禮,目送他們離開,隱約聽到萬氏在跟姜沐言低語。
“我說直接出宮回府,阿彥非要來韶華殿看看你出宮沒有,沒成想你真的還在宮里。”
萬氏輕拍著姜沐言的手背,不留痕跡的給自己兒子說好話。
她也是沒法子,自家兒子寡言少語慣了,從小就做得多說的少。
很多事他不說,姜沐言未必會知道他對她的用心與付出,萬氏只能在姜沐言的面前替他多說幾句。
蕭南瑜看著他們三人和樂融融離去的背影,就像是一家人一般。
他轉身從韶華殿的殿前階而下,未曾再朝姜沐言的方向看一眼。
姜沐言走在陸承彥與萬氏的中間,緩步朝著文德門的方向而去。
遠遠的,姜沐言看到一人跪在御書房的大門前。
御書房前的搖曳燭火下,那人華麗的宮裝有些眼熟。
“那是宜貴妃”姜沐言認出了宜貴妃的衣裙,小聲道,“她為何跪在御書房”